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及监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2.1 我国P2P网络借贷风险监管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2-14页
        1.2.2 文献综述评述第14-15页
2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及监管进程概述第15-22页
    2.1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进程第15-17页
        2.1.1 国外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进程—以英美为例第15-16页
        2.1.2 国内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2.2 国内外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概述第17-22页
        2.2.1 国外P2P网络借贷行业监管概述--以美国为例第17-20页
        2.2.2 国内P2P网络借贷监管现状第20-22页
3 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经营模式分析第22-25页
    3.1 纯平台模式第22页
    3.2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非纯平台模式第22-25页
4 P2P网贷行业的主要风险第25-39页
    4.1 信用风险第25-30页
        4.1.1 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第26-28页
        4.1.2 来自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第28-30页
    4.2 流动性风险第30-32页
        4.2.1 资金错配风险第31页
        4.2.2 期限错配风险第31-32页
        4.2.3 大规模融资下的刚性兑付风险第32页
    4.3 操作风险第32-34页
    4.4 网络技术风险第34页
    4.5 政策风险第34-39页
        4.5.1 出借方隐含的政策风险第35页
        4.5.2 贷款方隐含的政策风险第35页
        4.5.3 P2P网贷平台方隐含的政策风险第35-39页
5 实证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的KLR模型对P2P网贷行业的风险提示第39-47页
    5.1 方法原理第40-42页
        5.1.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第40-41页
        5.1.2 改进的KLR模型原理第41-42页
    5.2 数据处理第42-43页
    5.3 主成分分析第43-46页
        5.3.1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43-44页
        5.3.2 提取因子第44-45页
        5.3.3 计算综合得分第45-46页
    5.4 利用改进的KLR模型对P2P网贷行业的风险提示第46-47页
6 对构建我国P2P网贷行业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第47-53页
    6.1 明确监管主体确定监管原则第47-48页
    6.2 规定P2P网贷利率上限 提高财务透明度保障资金安全第48页
    6.3 建立P2P网贷行业包括机构准入、业务准入、从业人员准入的全面准入制度第48-49页
    6.4 建立行业自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第49-50页
    6.5 推广信用评级体系建立信息有效传导机制第50-51页
    6.6 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第51页
    6.7 合理界定P2P网络贷款平台法律性质 加快立法提供法律依据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融资效率研究
下一篇:信用村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