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利益分化下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3页
   ·选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4-17页
     ·选题的提出第14-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选题的研究现状第17-2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0-28页
     ·研究综述评析第28-29页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第29-30页
     ·研究思路第29页
     ·主要内容第29-30页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30-33页
     ·研究方法第31页
     ·创新点第31-33页
第2章 执政党社会整合的理论分析第33-60页
   ·社会整合的涵义与本质第33-38页
     ·社会整合涵义溯源:从"整合"到"社会整合"第33-37页
     ·社会整合的本质:关系协调与利益协调第37-38页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整合理论第38-5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整合思想第38-42页
     ·毛泽东的社会整合思想第42-45页
     ·邓小平的社会整合思想第45-47页
     ·江泽民的社会整合思想第47-50页
     ·胡锦涛的社会整合思想第50-51页
   ·执政党的社会整合第51-60页
     ·执政党社会整合的涵义及特点第52-54页
     ·中国共产党:当代中国社会整合的核心主体第54-56页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机理第56-60页
第3章 利益分化及其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挑战第60-90页
   ·利益与利益分化的概念界定第60-62页
     ·利益的涵义与本质第60-61页
     ·利益分化的内涵与特征第61-62页
   ·中国社会利益分化的现状分析第62-71页
     ·利益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第62-64页
     ·利益来源由单一到多样第64-65页
     ·利益差别由微小到显著第65-69页
     ·利益关系由简单到复杂第69-70页
     ·利益矛盾由隐性到显性第70-71页
   ·利益分化的成因分析第71-80页
     ·社会分工的细化第72-73页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第73-74页
     ·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第74-76页
     ·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第76-77页
     ·某些政策的推动第77-80页
   ·利益分化给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带来的挑战第80-90页
     ·利益分化对社会稳定的挑战第80-84页
     ·利益分化对执政党权威的挑战第84-86页
     ·利益分化对执政党组织基础的挑战第86-88页
     ·利益分化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挑战第88-90页
第4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模式转换第90-110页
   ·改革前执政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及其局限第90-100页
     ·改革前的社会整合模式第90-99页
     ·原有社会整合模式的优势与局限第99-10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及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变第100-1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第100-105页
     ·新型社会整合模式及其内容第105-110页
第5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内容第110-129页
   ·利益整合:社会整合的核心第110-114页
     ·利益整合的核心地位第110-113页
     ·以人为本是利益整合的根本原则第113-114页
   ·制度整合:社会整合的保障第114-119页
     ·制度整合的保障性地位第115页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制度整合的前提第115-119页
   ·价值整合:社会整合的思想基础第119-123页
     ·价值整合的基础地位第119-120页
     ·实现价值整合必须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第120-123页
   ·组织整合:社会整合的依托第123-129页
     ·组织整合的依托性地位第123-124页
     ·现有组织资源及其面临的问题第124-126页
     ·加强党自身的建设是实现组织整合的根本条件第126-129页
第6章 提高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的途径第129-156页
   ·加强对社会利益的协调,提高党的利益整合能力第129-136页
     ·构建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第129-131页
     ·构建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第131-132页
     ·构建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第132-134页
     ·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第134-135页
     ·构建有效的利益矛盾处理机制第135-136页
   ·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提高党的制度整合能力第136-144页
     ·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实现党内整合第137-140页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民意整合第140-141页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党际整合第141-143页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族际整合第143-144页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第144-151页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建设具有适应力、整合力和生命力的主流意识形态第144-147页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使其获得更多社会成员的接受和认同第147-151页
   ·加强组织资源建设,提高党的组织整合能力第151-156页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的组织整合力第151-153页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第153-154页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第154-156页
结束语 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理想状态第156-161页
致谢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集值信息系统的知识发现与属性约简研究
下一篇: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电子政务公共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