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设备预防性维修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设备预防性维修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4-20页 |
2.1 RBM理论及分析过程 | 第14-16页 |
2.1.1 RBM概述 | 第14页 |
2.1.2 RBM理论与传统维修观念的比较 | 第14-15页 |
2.1.3 RBM分析过程 | 第15-16页 |
2.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第16-20页 |
2.2.1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概述 | 第16页 |
2.2.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目的和任务 | 第16-17页 |
2.2.3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实施过程 | 第17页 |
2.2.4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表的制定 | 第17-19页 |
2.2.5 RBM建模基础知识 | 第19-20页 |
3 ZPW-2000A轨道电路介绍及风险评估 | 第20-37页 |
3.1 ZPW-2000A轨道电路介绍及系统划分 | 第20-22页 |
3.1.1 ZPW-2000A轨道电路简介 | 第20页 |
3.1.2 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组成 | 第20-21页 |
3.1.3 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可靠性框图 | 第21页 |
3.1.4 ZPW-2000A系统功能分析 | 第21-22页 |
3.2 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第22-28页 |
3.2.1 ZPW-2000A系统故障模式 | 第22-24页 |
3.2.2 故障原因及影响 | 第24-26页 |
3.2.3 故障严重度、发生度、检测度等级标准 | 第26-27页 |
3.2.4 FMEA分析结果 | 第27-28页 |
3.3 基于模糊灰理论的风险分析 | 第28-37页 |
3.3.1 常见的风险分析法 | 第28-29页 |
3.3.2 改良的风险评价法:引入变权的模糊灰关联度法 | 第29-33页 |
3.3.3 ZPW-2000A轨道电路风险评估 | 第33-37页 |
4 维修方式类型决策分析 | 第37-49页 |
4.1 基于逻辑决断图的维修方式决策 | 第37-43页 |
4.1.1 故障模式影响分类 | 第37-39页 |
4.1.2 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模式影响分类结果 | 第39-40页 |
4.1.3 基于逻辑决断法的维修方式决策 | 第40-42页 |
4.1.4 ZPW-2000A轨道电路维修方式决策结果 | 第42-43页 |
4.2 基于模糊灰局势法的维修方式决策 | 第43-49页 |
4.2.1 模糊灰局势法原理 | 第43-45页 |
4.2.2 维修决策分析 | 第45-49页 |
5 维修周期的确定 | 第49-60页 |
5.1 时变可靠度模型 | 第49-52页 |
5.1.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9-50页 |
5.1.2 时变可靠度模型的构建 | 第50-51页 |
5.1.3 模型的求解 | 第51-52页 |
5.2 成本函数模型 | 第52-54页 |
5.3 模型算例分析 | 第54-59页 |
5.3.1 维修数据的生成 | 第54-55页 |
5.3.2 数据曲线拟合 | 第55-59页 |
5.4 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