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23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三)国内外研究之不足 | 第21页 |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21-23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一章 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内涵、理论基础和形成发展 | 第23-35页 |
一、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相关概念 | 第23-26页 |
(一)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观 | 第23-24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观 | 第24-25页 |
(三)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内涵 | 第25-26页 |
二、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 第26-30页 |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其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 第26-28页 |
(二)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是其直接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三、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形成和发展 | 第30-35页 |
(一)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背景 | 第31-33页 |
(二)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 第35-45页 |
一、准确定位中国传统文化 | 第35-36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 | 第35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生存智慧的集合体 | 第35-36页 |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和”思想的文化诠释 | 第36页 |
二、高度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 | 第36-41页 |
(一)讲仁爱 | 第36-37页 |
(二)重民本 | 第37-38页 |
(三)守诚信 | 第38页 |
(四)崇正义 | 第38-39页 |
(五)尚和合 | 第39-40页 |
(六)求大同 | 第40-41页 |
三、明确提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和要求 | 第41-45页 |
(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 | 第41页 |
(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 | 第41-45页 |
第三章 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基本特征 | 第45-51页 |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 | 第45-46页 |
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 | 第46页 |
三、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 第46-48页 |
(一)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 | 第47页 |
(二)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 第47-48页 |
四、通过中国故事、中国话语来表达 | 第48-49页 |
五、运用到其治国理政的实践之中 | 第49-51页 |
第四章 习近平中国传统文化观的重大意义 | 第51-56页 |
一、为我们提供了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指南 | 第51-52页 |
二、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 第52-53页 |
三、为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信仰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 第53-54页 |
四、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 第54-55页 |
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6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