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生境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时空特征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引言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3.1 国外关于负氧离子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1.3.2 国内关于负氧离子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3-15页 |
2.1 地理位置及绿地建设 | 第13页 |
2.2 气候条件 | 第13页 |
2.3 监测点区域概况 | 第13-15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15-19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3.2 研究方案 | 第15-18页 |
3.2.1 监测仪器 | 第15-16页 |
3.2.2 监测环境条件 | 第16页 |
3.2.3 监测方法 | 第16-17页 |
3.2.4 数据处理 | 第17-18页 |
3.3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19-32页 |
4.1 不同生境负氧离子浓度对比及季节变化特征 | 第19-21页 |
4.2 不同生境负氧离子浓度月变化特征 | 第21-23页 |
4.3 空气负氧离子与气象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第23-32页 |
4.3.1 空气负氧离子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4.3.2 空气负氧离子与气象因子月变化特征比较 | 第24-32页 |
5 地理位置及绿地建设 | 第32-37页 |
5.1 负氧离子浓度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5.2 对呼和浩特市负氧离子浓度评价 | 第34-35页 |
5.3 提高呼和浩特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的措施 | 第35-37页 |
5.3.1 开展负氧离子与生态旅游项目 | 第35页 |
5.3.2 提高城区植被绿地覆盖率 | 第35-36页 |
5.3.3 划分空气负氧离子区域 | 第36页 |
5.3.4 增加公园或居民区的喷泉布置 | 第36-37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37-39页 |
6.1 结论 | 第37页 |
6.2 讨论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