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1 前言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 ·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制约因素和外环境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关于试点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运行现状的研究 | 第13-14页 |
| ·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益的研究 | 第14-16页 |
| ·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 ·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研究 | 第17-18页 |
| ·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服务体系的研究 | 第18-19页 |
| ·研究现状的小结 | 第19-20页 |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 ·访谈法 | 第20页 |
| ·问卷调查法 | 第20-22页 |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52页 |
| ·重庆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内涵 | 第22页 |
| ·重庆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总体情况 | 第22-23页 |
| ·建设对象的选择 | 第23页 |
| ·资金投入模式 | 第23页 |
| ·建设和管理的方式 | 第23-24页 |
| ·重庆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效性的实地调查 | 第24-47页 |
| ·对村干部及村民体育意识的影响 | 第24-27页 |
| ·对村民体育参与的影响 | 第27-32页 |
| ·对村级体育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影响 | 第32-36页 |
| ·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影响 | 第36-43页 |
| ·对村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对村居人际关系的影响 | 第45-46页 |
| ·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影响 | 第46-47页 |
| ·重庆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47-52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资金短缺 | 第47-48页 |
| ·农村各级人员的体育意识淡薄 | 第48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宣传力度不足 | 第48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思路及过程不完善 | 第48-49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利用情况不容乐观 | 第49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后续管理体系的建立仍是一片空白 | 第49-50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监督、评价工作力度不足 | 第50页 |
| ·与工程配套的农村基层体育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50-52页 |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2-61页 |
|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第53-61页 |
| ·创新政府组织管理,建立新型政府服务体系 | 第53-55页 |
| ·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 | 第55-56页 |
| ·上下合力、全面协调,做好工程宣传引导工作 | 第56页 |
| ·创新"工程"活动开展的思路,发挥工程"杠杆效应" | 第56-58页 |
| ·加强工程"制度化"建设,完善工程后续管理体系 | 第58页 |
| ·奖惩结合,构建合理的工程监督评估体系 | 第58页 |
|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体育组织主体性,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 第58-61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