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重庆市N小学高段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基本概念第13页
        1.3.2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证研究第13-14页
        1.3.3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4-15页
        1.3.4 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第15-16页
        1.3.5 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第16页
    1.4 已有研究不足第16-17页
    1.5 研究设计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页
        1.5.2 研究思路第17页
        1.5.3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设计实施第19-24页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页
    2.2 调查的设计第19-20页
        2.2.1 测验调查的设计第19-20页
        2.2.2 课堂观察的设计第20页
        2.2.3 教师访谈的设计第20页
    2.3 调查的实施第20-24页
        2.3.1 测验调查的实施第20-22页
        2.3.2 课堂观察的实施第22页
        2.3.3 教师访谈的实施第22-24页
3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24-45页
    3.1 测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第24-34页
        3.1.1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总体情况及各情境得分情况第24-25页
        3.1.2 重庆市N小学高段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测验题分析第25-28页
        3.1.3 重庆市N小学高段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性别差异第28-29页
        3.1.4 重庆市N小学高段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年级差异第29-30页
        3.1.5 是否为班干部的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差异分析第30页
        3.1.6 是否为教师子女的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差异分析第30-32页
        3.1.7 不同成绩组的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差异分析第32-34页
    3.2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第34-41页
        3.2.1《梯形的面积》课堂观察记录第34-36页
        3.2.2《圆的面积》课堂观察记录第36-39页
        3.2.3 课堂观察记录的分析第39-41页
    3.3 教师访谈及分析第41-42页
    3.4 基本结论第42-45页
        3.4.1 测验调查的基本结论第42页
        3.4.2 课堂观察的基本结论第42-43页
        3.4.3 教师访谈的基本结论第43页
        3.4.4 三类结论的一致性分析第43-45页
4 归因分析及建议第45-54页
    4.1 归因分析第45-47页
        4.1.1 学生发展的不成熟和差异性第45页
        4.1.2 课程资源的单一性第45-46页
        4.1.3 学校不够重视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第46页
        4.1.4 教师关于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意识和教学技能的缺失第46-47页
        4.1.5 家长文化素质的影响第47页
    4.2 小学高段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建议第47-52页
        4.2.1 把握差异,因材施教第47-48页
        4.2.2 联系社会实际生活,丰富数学课程资源第48页
        4.2.3 将提出问题能力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中第48页
        4.2.4 增强培养观念,优化培养方法第48-50页
        4.2.5 家长须加强家庭教育方式的学习第50-52页
    5 结论第52-54页
        5.1 研究结论第52页
        5.2 研究局限及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附录A: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测验题第57-59页
附录B:课堂观察记录表第59-60页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L-32及其诱导的细胞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碳排放配额购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