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泵泵阀与管路的参数化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钻井泵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 小结 | 第19-20页 |
2 钻井泵流量特性分析 | 第20-36页 |
2.1 钻井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2.1.1 钻井泵的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2.1.2 钻井泵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 活塞运动分析 | 第22-28页 |
2.3 钻井泵流的流量 | 第28-32页 |
2.3.1 钻井泵理论流量 | 第28-29页 |
2.3.2 钻井泵实际流量以及容积效率 | 第29页 |
2.3.3 钻井泵的瞬时排量 | 第29-32页 |
2.4 钻井泵流的流量脉动率及流速 | 第32-35页 |
2.4.1 钻井泵流量脉动率 | 第32-33页 |
2.4.2 钻井泵吸排管道内钻井液的流速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泵阀的参数化设计 | 第36-48页 |
3.1 参数化简介 | 第36-37页 |
3.1.1 参数化设计的三维平台软件 | 第36页 |
3.1.2 参数化设计的程序编制平台 | 第36-37页 |
3.1.3 参数化设计的数据平台 | 第37页 |
3.2 泵阀设计的流程 | 第37-42页 |
3.2.1 泵阀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37页 |
3.2.2 阀型的选择 | 第37-38页 |
3.2.3 泵阀设计的理论计算与校核 | 第38-42页 |
3.3 泵阀设计的参数化步骤 | 第42-47页 |
3.3.1 泵阀的参数化设计界面 | 第42-45页 |
3.3.2 泵阀的参数化设计程序介绍 | 第45-46页 |
3.3.3 泵阀的参数化设计程序运行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钻井泵管路系统的参数化设计 | 第48-66页 |
4.1 管路系统的参数化界面 | 第49-50页 |
4.2 出口管路的设计 | 第50-63页 |
4.2.1 空气室 | 第51-54页 |
4.2.2 空气室参数化界面 | 第54页 |
4.2.3 空气室参数化程序的运行 | 第54-58页 |
4.2.4 吸入管道及其他零件 | 第58-63页 |
4.3 吸入管道的参数化设计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泵阀的阀隙流场及泵阀的结构强度分析 | 第66-76页 |
5.1 阀隙流场分析 | 第66-67页 |
5.1.1 Fluent软件的介绍及应用 | 第66-67页 |
5.2 模型的建立与简化 | 第67-68页 |
5.2.1 模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2.2 模型的简化 | 第68页 |
5.3 Fluent仿真 | 第68-71页 |
5.3.1 阀隙仿真计算前处理 | 第68-69页 |
5.3.2 求解器的设置 | 第69页 |
5.3.3 仿真计算结果 | 第69-71页 |
5.4 泵阀的强度分析 | 第71-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