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3.2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5-23页 |
2.1 项目管理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全过程项目管理理论 | 第15-16页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8页 |
2.2 工程结算审计理论 | 第18-21页 |
2.2.1 审计 | 第18页 |
2.2.2 工程结算审计 | 第18-19页 |
2.2.3 工程结算审计的意义 | 第19-20页 |
2.2.4 工程结算审计的核心 | 第20-21页 |
2.3 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房地产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现状与问题 | 第23-31页 |
3.1 房地产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现状 | 第23-25页 |
3.1.1 房地产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的重点内容 | 第23-24页 |
3.1.2 房地产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采取的方式与流程 | 第24-25页 |
3.2 房地产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3.2.1 审计资料不完善 | 第25-26页 |
3.2.2 施工企业人员对审计的认知缺乏 | 第26-27页 |
3.2.3 工程结算内外部审计的协同性较弱 | 第27-28页 |
3.2.4 施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与全面性不足 | 第28页 |
3.2.5 项目客观存在的一些情况造成工程审计时争议的产生 | 第28-29页 |
3.3 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房地产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结果的影响因素 | 第31-53页 |
4.1 审计管理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第31-38页 |
4.1.1 影响因素筛选的依据 | 第31页 |
4.1.2 影响因素筛选的过程 | 第31-35页 |
4.1.3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35-38页 |
4.2 影响因素划分与权重确定 | 第38-42页 |
4.2.1 多层次指标划分 | 第38-39页 |
4.2.2 权重确定方法 | 第39-42页 |
4.3 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4.3.1 分析标准的确定 | 第42-43页 |
4.3.2 影响因素分析过程与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4.4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过程 | 第44-51页 |
4.4.1 一级指标权重计算 | 第44-47页 |
4.4.2 二级指标权重计算 | 第47-48页 |
4.4.3 分析过程与结果 | 第48-51页 |
4.5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提升房地产项目竣工结算审计水平的对策 | 第53-59页 |
5.1 进一步增强审计资料的完善性 | 第53-54页 |
5.1.1 施工企业应持续做好工程结算资料的编制工作 | 第53页 |
5.1.2 加强施工企业的合同及资金管理 | 第53-54页 |
5.2 提升施工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 | 第54-55页 |
5.2.1 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 第54-55页 |
5.2.2 重视施工企业对现场的核查工作 | 第55页 |
5.3 重视施工企业内外部审计的闭合与协同 | 第55-56页 |
5.3.1 重视审计程序的闭合性 | 第55-56页 |
5.3.2 发挥不同审计机构的作用以产生合力 | 第56页 |
5.4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与全面性 | 第56-57页 |
5.4.1 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 | 第56-57页 |
5.4.2 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全面性意识 | 第57页 |
5.5 施工企业投标时要考虑客观存在的风险 | 第57-58页 |
5.6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