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生态消费法原理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生态消费的基本认识第11-20页
    第一节、消费:生态消费研究起点第11-13页
        一、生态消费在环境法学中的构建第11-12页
        二、理解生态消费在环境法学理论的需要第12-13页
    第二节“消费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法律意蕴第13-15页
        一、“人的基本需要”的法律底蕴第13页
        二、优质的环境是满足人类生活的基础第13-14页
        三、消费是人的基本需要第14-15页
    第三节 生态消费--历史的必然选择第15-17页
        一、消费的历史变迁-原始社会时期第15页
        二、消费的历史变迁-农业文明时代第15-16页
        三、消费的历史变迁-工业文明时期第16-17页
    第四节 生态消费在经济数据上的展现第17-20页
第二章 生态消费及生态消费法第20-31页
    第一节 生态消费的定义第20-24页
        一、生态消费的内涵第20-21页
        二、生态消费与绿色消费第21-22页
        三、生态消费与适度消费第22-23页
        四、生态消费与可持续消费第23-24页
    第二节 生态消费法的概念第24页
    第三节 生态消费法的原则第24-29页
        一、消费正义原则第24-26页
        二、环境义务原则第26-28页
        三、国家与社会干预原则第28-29页
    第四节 生态消费法的制度第29-31页
        一、消费者社会义务法律制度第29页
        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第29-30页
        三、产品环境标志制度第30-31页
第三章 生态消费的域外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31-35页
    第一节 消费者社会义务法律制度的域外经验及启示第31-32页
        一、域外经验第31-32页
        二、域外经验对我国消费者社会责任的启示第32页
    第二节 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域外经验及启示第32-33页
        一、域外经验第32-33页
        二、域外经验对我国绿色采购法律制度的启示第33页
    第三节 产品环境标志制度域外经验及启示第33-35页
        一、域外经验第33-34页
        二、域外经验对我国产品环境标识制度的启示第34-35页
第四章 构建中国生态消费法的路径选择第35-42页
    第一节 转变观念意识第35-36页
        一、生态意识萌发第35-36页
        二、生态消费观念兴起第36页
    第二节 构建生态消费法下的责任机制第36-39页
        一、责任运行机制的设立第37页
        二、构建培养良好消费行为及其观念的激励机制第37-38页
        三、构建有效规范约束不良消费行为的惩罚机制第38-39页
    第三节 《民法》绿色化“生态消费法”新思路第39-42页
        一、民法典“绿色化”第39-40页
        二、绿色化民法典对生态消费法的启示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多尺度有限单元法求解二维地下水流问题
下一篇:真与悖论:从减缩论与双真论的观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