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氧化镁纤维的生长调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粘接剂的选择 | 第11-14页 |
1.3 氧化镁纤维 | 第14-20页 |
1.3.1 氧化镁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1.3.2 多孔氧化镁纤维的制备方法 | 第18-20页 |
1.4 氧化镁纤维的应用 | 第20页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多孔氧化镁纤维的制备原理及制备方法 | 第22-28页 |
2.1 多孔氧化镁纤维的制备原理 | 第22-23页 |
2.2 实验过程分析 | 第23-24页 |
2.3 氧化镁纤维长径比和孔径控制 | 第24-25页 |
2.4 实验内容 | 第25-26页 |
2.4.1 水热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镁前驱体 | 第25页 |
2.4.2 高温煅烧制备多孔氧化镁纤维 | 第25页 |
2.4.3 多孔氧化镁纤维作熔盐粘接剂的性能研究 | 第25-26页 |
2.5 实验过程 | 第26-28页 |
2.5.1 原料和试剂 | 第26页 |
2.5.2 仪器与设备 | 第26页 |
2.5.3 实验步骤 | 第26-28页 |
3 氧化镁纤维长径比调控 | 第28-40页 |
3.1 水热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镁纤维 | 第28-29页 |
3.1.1 制备碱式硫酸镁纤维的正交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3.1.2 正交实验分析 | 第29页 |
3.2 水热温度的影响 | 第29-33页 |
3.2.1 水热温度对前驱体成分和形貌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2 前驱体纤维的热分解性能 | 第31-32页 |
3.2.3 水热温度对煅烧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水热时间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1 水热时间对前驱体物相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2 水热时间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原料浓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5 原料配比的影响 | 第37-39页 |
3.6 小结 | 第39-40页 |
4 多孔氧化镁纤维孔结构调控 | 第40-49页 |
4.1 水热温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4.2 模板剂PEG的影响 | 第43-46页 |
4.3 煅烧制度的影响 | 第46-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5 多孔氧化镁纤维对熔盐流动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63页 |
5.1 电解质片的制备 | 第49-50页 |
5.1.1 实验所需试剂及仪器 | 第49页 |
5.1.2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5.2 氧化镁纤维长径比变化对熔盐性能的影响 | 第50-56页 |
5.2.1 EB粉体形貌分析 | 第50-51页 |
5.2.2 EB片的高温形变和泄漏量变化 | 第51-52页 |
5.2.3 纤维长径比变化对熔盐电导率的影响 | 第52-55页 |
5.2.4 纤维长径比变化对熔盐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55-56页 |
5.3 多孔氧化镁纤维孔隙率变化对熔盐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5.3.1 EB粉体形貌分析 | 第56-58页 |
5.3.2 EB片的高温形变和泄漏量变化 | 第58-59页 |
5.3.3 纤维孔隙率变化对熔盐电导率的影响 | 第59-61页 |
5.3.4 纤维孔隙率变化对熔盐放电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