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1-12页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毛泽东公正思想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毛泽东公正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3-18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正思想 | 第13-16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思想 | 第16-17页 |
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公正思想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毛泽东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8-24页 |
一、经济方面的公正 | 第19-20页 |
二、政治方面的公正 | 第20-22页 |
三、社会方面的公正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 第24-33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内涵 | 第24-29页 |
一、公正概念的解读 | 第24-25页 |
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内涵的阐释 | 第25-29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意义 | 第29-33页 |
一、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理论意义 | 第29-30页 |
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的实践意义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毛泽东公正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继承和发展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33-36页 |
一、继承和发展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 第33-35页 |
二、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 | 第35-36页 |
第二节 继承和发展的表现 | 第36-41页 |
一、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毛泽东公正思想的继承 | 第36-38页 |
二、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毛泽东公正思想的发展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毛泽东公正思想继承和发展的启示 | 第41-47页 |
第一节 继承和发展的理论启示 | 第41-43页 |
一、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提供典范 | 第41-42页 |
二、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提供范本 | 第42页 |
三、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借鉴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继承和发展的实践启示 | 第43-47页 |
一、加快公正社会建设的步伐 | 第43-44页 |
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44-45页 |
三、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