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管内流体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及换热研究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页
    1.2 弹性管束结构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平面弹性管束第15-16页
        1.2.2 锥螺旋弹性管束第16-17页
        1.2.3 两种弹性管束的综合比较第17-18页
    1.3 管内脉动流发生元件研究现状第18-19页
    1.4 流体诱导振动强化换热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4.1 流体诱导振动的研究第19-20页
        1.4.2 强化换热的研究第20-22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管内脉动流发生元件设计第24-34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绕流体及脉动流的表征第24-25页
    2.3 二维流体绕流数值模拟方法第25-27页
        2.3.1 二维绕流几何模型第25-26页
        2.3.2 数值模拟方法验证第26-27页
    2.4 绕流体元件结构研究第27-33页
        2.4.1 圆柱与三角柱绕流体元件的研究第27-29页
        2.4.2 三角柱绕流体研究第29-31页
        2.4.3 圆柱隔板绕流体的研究第31-33页
    2.5 本章小节第33-34页
第3章 管内流体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响应的数值分析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锥螺旋弹性管束的固有特性研究第34-37页
        3.2.1 弹性管束几何模型第34-35页
        3.2.2 弹性管束固有模态分析第35-37页
    3.3 管内流体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研究第37-42页
        3.3.1 边界条件设置第37页
        3.3.2 网格划分及其独立性分析第37-38页
        3.3.3 管内无绕流体时弹性管束振动特性研究第38-40页
        3.3.4 弹性管束管内压力分布第40-41页
        3.3.5 管内入口脉动流诱导弹性管束振动分析第41-42页
    3.4 管内外流体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仿真分析第42-46页
        3.4.1 几何模型第42-43页
        3.4.2 流体域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设置第43页
        3.4.3 仿真结果分析第43-46页
    3.5 本章小节第46-48页
第4章 管内流体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的实验研究第48-60页
    4.1 前言第48页
    4.2 管内流体诱导弹性管束振动测试实验台第48-50页
    4.3 振动测试实验及结果分析第50-58页
        4.3.1 弹性管束底座振动测试第50-51页
        4.3.2 管内流体诱导弹性管束振动测试分析第51-54页
        4.3.3 弹性管束各层监测点振动测试分析第54-56页
        4.3.4 连接体监测点振动轨迹分析第56-58页
    4.4 本章小节第58-60页
第5章 管内流体诱导锥螺旋弹性管束振动强化换热分析第60-70页
    5.1 引言第60页
    5.2 管内流速及结构参数对管束换热性能的影响第60-64页
        5.2.1 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第60-61页
        5.2.2 管内流速对管束换热的影响第61-62页
        5.2.3 结构参数对管束换热的影响第62-64页
    5.3 锥螺旋弹性管束截面流场分布第64-65页
    5.4 管内脉动流诱导弹性管束振动强化换热分析第65-68页
        5.4.1 管内流体诱导振动时弹性管束综合性能分析第65-67页
        5.4.2 管内脉动流诱导管束振动强化换热分析第67-68页
    5.5 本章小节第68-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液体外加剂的微量计量系统研究
下一篇:里氏木霉异源蛋白表达及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遗传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