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台湾电影中的怀乡情结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 台湾怀乡情结探源第13-22页
    第一节 怀乡情结在台湾萌发的历史背景第13-18页
        一 大陆移民:贯穿台湾发展史的大陆人口迁移第13-16页
        二 海上殖民:自大航海时代以来被殖民的“福尔摩莎”第16-18页
    第二节 怀乡情结在台湾萌发的文化根源第18-22页
        一 同根同源:与大陆文化的传承关系第18-20页
        二 思乡恋土:中国文学传统中怀乡情结的延续第20-22页
第二章 1900-1945:怀乡情结在早期台湾电影中的萌芽第22-30页
    第一节 日本殖民统治下建立的电影摄制与放映第22-25页
        一 日本总督府在台湾建立电影业的活动第22-23页
        二 日据时期日本主导制作故事片引导文化认同第23-25页
    第二节 大陆电影在台湾的发行与台湾同胞自制电影的尝试第25-30页
        一 日据时期大陆电影在台湾的原乡召唤第25-27页
        二 日据时期台湾同胞自制电影的中的乡土情结第27-30页
第三章 1945-1981:怀乡情结在台湾电影中的建立第30-46页
    第一节 去国怀乡:“国家”想象在电影中的建立第30-34页
        一 政策片中的“国家”想象建立第30-32页
        二 国语片替代台语片成为主流第32-34页
    第二节 追忆原乡:文学怀乡与电影怀乡的互文关系第34-46页
        一 外省人的集体记忆与乡愁情结第35-40页
        二 本省人的乡土情结与原乡想象第40-42页
        三 陆台港电影互动中的原乡文化认同第42-46页
第四章 1982-1989:始于“新电影”的怀乡情结嬗变第46-54页
    第一节 从“故乡”到“本土”:“新电影”中叙事场域的转变第46-50页
        一 内外形势变化下的“本土”影像书写第46-48页
        二 都市化和“乡土”内涵的转移第48-50页
    第二节 “新电影”对父辈怀乡情结的疏离与对历史的反思第50-54页
        一 对父辈怀乡情结的疏离第50-51页
        二 历史反思中的身份认同迷思第51-54页
第五章 “新新电影”与“超过世代”台湾电影中怀乡情结的解构与重建第54-62页
    第一节 台湾电影中“原乡”认同的解构与“本土”意识的强化第54-57页
        一 历史与现实交错中“原乡”认同的解构第54-55页
        二 族群撕裂与“本土”意识的强化第55-57页
    第二节 台湾电影中怀乡情结的多元重组第57-62页
        一 对原住民文化的在地溯源第57-59页
        二 对日本殖民遗留的温情与怀想第59-60页
        三 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异质化呈现第60-62页
结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中国爱情电影文化取向研究
下一篇:1920年代中国商业类型片的文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