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30页 |
1.1 前列腺癌流行病学概述 | 第14页 |
1.2 前列腺癌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前列腺癌诊断新进展 | 第14-18页 |
1.3.1 前列腺癌肿瘤相关标志物 | 第14-16页 |
1.3.2 其他标志物 | 第16-18页 |
1.4 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新进展 | 第18-22页 |
1.4.1 观察等待 | 第18页 |
1.4.2 放疗进展 | 第18页 |
1.4.3 内分泌治疗 | 第18-19页 |
1.4.4 前列腺癌治愈性治疗后复发诊治进展 | 第19页 |
1.4.5 去势抗性性前列腺癌诊治进展 | 第19-21页 |
1.4.6 前列腺癌转移性骨痛治疗进展 | 第21-22页 |
1.5 晚期前列腺癌中医药诊疗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1.5.1 晚期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5.2 证型研究进展 | 第23页 |
1.5.3 晚期前列腺癌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4 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5.5 配合内分泌治疗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第25页 |
1.5.6 中药复方临床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1.6 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1.6.1 临床诊疗指南的定义与更新 | 第26页 |
1.6.2 指南的定位和分类 | 第26页 |
1.6.3 国外常见循证临床指南来源 | 第26-27页 |
1.6.4 我国循证临床指南发展史及现状 | 第27页 |
1.6.5 国内外泌尿外科临床诊治指南的发展史 | 第27-28页 |
1.7 我国泌尿外科临床诊治指南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28-30页 |
1.7.1 指南编写人员专业背景比较单一 | 第28页 |
1.7.2 缺乏高级别的证据,且未根据证据的论证强度注明推荐意见 | 第28页 |
1.7.3 未开展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诊疗指南研究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定研究 | 第30-52页 |
2.1 本指南制定的原则 | 第30-32页 |
2.1.1 本指南的定位 | 第30页 |
2.1.2 本研究的目的 | 第30页 |
2.1.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30-31页 |
2.1.4 本指南参考原则 | 第31页 |
2.1.5 本指南采用的证据分级体系 | 第31页 |
2.1.6 本指南采用的证据推荐强度 | 第31-32页 |
2.2 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的制定方法 | 第32-52页 |
2.2.1 确定指南研究主题 | 第32页 |
2.2.2 文献检索 | 第32-37页 |
2.2.3 文献检索结果 | 第37-38页 |
2.2.4 文献综述 | 第38-39页 |
2.2.5 文献评价 | 第39-50页 |
2.2.6 证据分级和形成推荐意见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晚期前列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初稿) | 第52-82页 |
3.1 要点说明 | 第52-53页 |
3.1.1 关键事项 | 第52页 |
3.1.2 关键建议 | 第52-53页 |
3.2 指南目录 | 第53-54页 |
3.3 指南介绍 | 第54-55页 |
3.4 指南背景 | 第55-56页 |
3.5 临床特征 | 第56-57页 |
3.5.1 晚期前列腺癌定义 | 第56页 |
3.5.2 临床症状 | 第56-57页 |
3.5.3 理化检查 | 第57页 |
3.6 诊断标准 | 第57-60页 |
3.6.1 诊断 | 第57-60页 |
3.7 干预策略、管理和推荐 | 第60-79页 |
3.7.1 干预策略 | 第60页 |
3.7.2 管理 | 第60-79页 |
3.7.3 推荐 | 第79页 |
3.8 方法 | 第79-82页 |
3.8.1 临床证据的检索策略 | 第79页 |
3.8.2 证据级别和质量评价 | 第79页 |
3.8.3 推荐强度 | 第79页 |
3.8.4 附件2:信息资源 | 第79-80页 |
3.8.5 附件3:证据分级与推荐强度 | 第80页 |
3.8.6 附件4:指南评价 | 第80页 |
3.8.7 附件5:词汇表 | 第80页 |
3.8.8 附件6:指南编写流程表 | 第80-82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82-90页 |
4.1 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制订研究的意义 | 第82-84页 |
4.1.1 有利于制定最佳诊疗方案、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 第82页 |
4.1.2 有利于系统性阐明病因病机、创新诊疗策略 | 第82-83页 |
4.1.3 有利于体现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 | 第83-84页 |
4.1.4 有利于深化医疗改革 | 第84页 |
4.2 中医药文献分析评价 | 第84-87页 |
4.2.1 中西医结合防治前列腺癌文献少 | 第84-85页 |
4.2.2 中西医结合防治晚期前列腺癌文献分析 | 第85-87页 |
4.3 创新点 | 第87页 |
4.4 不足与展望 | 第87-90页 |
4.4.1 缺乏公认的中医文献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 | 第87-88页 |
4.4.2 文献质量不高,急需开展慢病管理,提高中医药文献质量 | 第88页 |
4.4.3 文献数量不足,需要广泛收集文献 | 第88-89页 |
4.4.4 编写经验不足,需要建立专业编写队伍,抓紧指南制定编写,并加大指南试用、推广力度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0页 |
附录 | 第100-10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