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行车组织论文

考虑跨站越行和同步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建模研究

致谢第5-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5-39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35页
        1.2.1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第17-20页
        1.2.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现状第20-28页
        1.2.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研究现状第28-33页
        1.2.4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图鲁棒性研究现状第33-34页
        1.2.5 现状研究问题总结第34-35页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第35-37页
        1.3.1 研究目标第35-36页
        1.3.2 研究内容第36-37页
    1.4 论文结构第37-38页
    1.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2 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第39-53页
    2.1 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开行方案问题描述第39页
    2.2 跨站越行方案模型的构建第39-44页
        2.2.1 行车组织的到发约束第39-40页
        2.2.2 乘客出行成本第40-42页
        2.2.3 企业运营成本第42-43页
        2.2.4 优化模型第43-44页
    2.3 跨站越行方案模型的求解算法第44-46页
        2.3.1 理想点法第44页
        2.3.2 禁忌算法第44-46页
    2.4 多种客流分布的算例分析第46-50页
        2.4.1 独立轨道线路的运营参数第46-47页
        2.4.2 列车停站选择的开行方案第47-50页
    2.5 模型敏感性分析第50-52页
        2.5.1 越行站约束第50页
        2.5.2 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第50-52页
    2.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3 弹性跨站越行模式与固定跨站越行模式的列车开行方案第53-66页
    3.1 跨站越行模式的研究场景假设第53-55页
        3.1.1 跨站越行模式的场景描述第53-54页
        3.1.2 跨站越行模式的模型假设第54-55页
    3.2 模型的构建第55-57页
        3.2.1 模型参数第55-56页
        3.2.2 约束条件第56-57页
        3.2.3 模型目标第57页
    3.3 模型的求解算法第57-59页
        3.3.1 算法步骤第57-59页
        3.3.2 算法流程第59页
    3.4 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9-62页
    3.5 多种客流分布算例的对比分析第62-65页
    3.6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考虑列车到发的开行方案同步协调优化模型第66-74页
    4.1 考虑列车到发的同步协调问题描述第66页
    4.2 基于行车组织的同步协调计划模型构建第66-68页
        4.2.1 模型假设第66页
        4.2.2 模型参数第66-67页
        4.2.3 模型目标第67页
        4.2.4 约束条件第67-68页
    4.3 考虑列车到发的同步协调模型的遗传算法第68-69页
        4.3.1 算法参变量设置第68页
        4.3.2 算法步骤第68-69页
    4.4 实例应用与分析第69-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5 考虑客流需求的开行方案同步协调优化模型第74-84页
    5.1 考虑客流需求的成功换乘问题第74页
    5.2 构建考虑客流需求的同步协调优化模型第74-79页
        5.2.1 参数定义第74-75页
        5.2.2 目标函数第75-76页
        5.2.3 约束条件第76-79页
    5.3 考虑客流需求的同步协调模型的遗传算法第79页
    5.4 算例分析第79-82页
    5.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6 考虑客流需求干扰的列车运行图鲁棒性的优化模型第84-95页
    6.1 客流需求对列车运行图的干扰问题第84-85页
    6.2 模型假设第85页
    6.3 模型构建第85-89页
        6.3.1 行车组织的基本约束条件第85-86页
        6.3.2 乘客和列车的交互关系约束第86-87页
        6.3.3 列车运行图鲁棒性约束第87-89页
        6.3.4 目标函数第89页
    6.4 求解算法第89-90页
    6.5 实例应用与验证第90-92页
    6.6 模型的扩展讨论第92-93页
    6.7 本章小结第93-95页
7 论文工作总结与研究展望第95-99页
    7.1 论文研究成果与结论第95-97页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97页
    7.3 研究展望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7页
附录A第107-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第115-11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抗量子密钥交换协议的SSH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网购物流服务方式对消费者忠诚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