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第一章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概况 | 第12-18页 |
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 | 第13页 |
1.1 分类地位 | 第13页 |
1.2 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2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病症状 | 第13-14页 |
3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病规律 | 第14页 |
4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 | 第14-18页 |
4.1 加强种质检疫 | 第14-15页 |
4.2 种子处理 | 第15页 |
4.3 选用抗病品种 | 第15-16页 |
4.4 农业防治 | 第16页 |
4.5 化学防治 | 第16页 |
4.6 生物防治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种衣剂研究进展 | 第18-26页 |
1 种衣剂的组成 | 第18-22页 |
1.1 种衣剂主要的活性成分 | 第18-19页 |
1.1.1 农药 | 第18页 |
1.1.2 生长调节剂 | 第18-19页 |
1.1.3 肥料 | 第19页 |
1.2 种衣剂主要的非活性成分 | 第19-20页 |
1.2.1 成膜剂 | 第19页 |
1.2.2 分散剂 | 第19-20页 |
1.2.3 乳化剂 | 第20页 |
1.3 种衣剂的分类 | 第20-22页 |
1.3.1 按应用范围分类 | 第20页 |
1.3.2 按剂型分类 | 第20-21页 |
1.3.3 按功能特性分类 | 第21页 |
1.3.4 按使用时间分类 | 第21-22页 |
2 种衣剂发展概况 | 第22-23页 |
2.1 国外种衣剂的发展 | 第22页 |
2.2 国内种衣剂的发展 | 第22-23页 |
3 生物种衣剂概述 | 第23-26页 |
3.1 生物种衣剂的研究开发概述 | 第23-24页 |
3.2 芽孢杆菌在生物种衣剂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3.3 生物种衣剂的优点与不足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26-60页 |
第一章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拮抗细菌的筛选 | 第28-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1.1 供试菌株 | 第29-30页 |
1.2 供试西、甜瓜种子 | 第30页 |
1.3 培养基 | 第30-31页 |
1.4 试验仪器 | 第31页 |
1.5 菌株的活化、保存及培养 | 第31页 |
1.6 拮抗菌的分离 | 第31-32页 |
1.7 拮抗细菌对瓜类细菌性果斑菌拮抗效果检测 | 第32页 |
1.8 拮抗细菌浸种处理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测定 | 第32页 |
1.9 拮抗细菌的鉴定 | 第32-33页 |
1.9.1 细菌DNA提取 | 第32页 |
1.9.2 16S rRNA基因扩增 | 第32-33页 |
1.10 拮抗细菌对西、甜瓜幼苗安全性测定 | 第33页 |
1.11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2.1 拮抗细菌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XJL12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 | 第33-35页 |
2.2 拮抗细菌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2.3 拮抗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 第36页 |
2.4 生防菌TS86对瓜种子安全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瓜类生物种衣剂的研制 | 第38-5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4页 |
1.1 供试菌株 | 第39-40页 |
1.2 供试西瓜、甜瓜种子 | 第40页 |
1.3 培养基 | 第40-41页 |
1.4 供试试剂 | 第41页 |
1.5 试验仪器 | 第41-42页 |
1.6 菌株的活化、保存及培养 | 第42页 |
1.7 生物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 第42-44页 |
1.7.1 最佳成膜剂的筛选 | 第42-43页 |
1.7.2 最佳防冻剂的筛选 | 第43页 |
1.7.3 最佳警戒色的筛选 | 第43-44页 |
1.7.4 蔗糖的添加 | 第44页 |
1.8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2.1 生物种衣剂助剂的筛选 | 第44-50页 |
2.1.1 最佳成膜剂的筛选 | 第44-46页 |
2.1.2 最佳防冻剂的筛选 | 第46-48页 |
2.1.3 最佳警戒色的筛选 | 第48-49页 |
2.1.4 蔗糖对生防菌TS86和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三章 生物种衣剂理化性质及其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病研究 | 第52-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3-56页 |
1.1 供试菌株 | 第53-54页 |
1.2 供试西、甜瓜种子 | 第54页 |
1.3 供试试剂 | 第54页 |
1.4 培养基 | 第54-55页 |
1.5 试验仪器 | 第55页 |
1.6 生防菌TS86发酵液的制备 | 第55页 |
1.7 生物种衣剂的制备 | 第55页 |
1.8 生物种衣剂理化性质测定 | 第55-56页 |
1.8.1 生物种衣剂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 | 第55页 |
1.8.2 粘度的测定 | 第55-56页 |
1.8.3 pH的测定 | 第56页 |
1.9 生物种衣剂货架期测定 | 第56页 |
1.10 生物种衣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防病效果测定 | 第56页 |
1.11 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2.1 生物种衣剂理化性质测定 | 第56页 |
2.2 生物种衣剂货架期测定 | 第56-57页 |
2.3 生物种衣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防效试验 | 第57-59页 |
2.3.1 生物种衣剂对西瓜的防病试验 | 第57-58页 |
2.3.2 生物种衣剂对甜瓜的防病试验 | 第58-59页 |
3 讨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