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含油污泥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及净化试验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23页
    1.0 引言第12-13页
    1.1 含油污泥的产生第13-15页
    1.2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第15-17页
        1.2.1 物理化学法第16页
        1.2.2 热处理法第16-17页
        1.2.3 生物法第17页
    1.3 含油污泥的环境污染与危害第17-20页
        1.3.1 土壤污染第18-19页
        1.3.2 水体污染第19页
        1.3.3 对动植物和人体的毒害第19-20页
    1.4 含油污泥污染环境的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第20-22页
        1.4.1 含油污泥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第20页
        1.4.2 含油污泥污染水体的修复技术第20-22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2-23页
2. 含油污泥的理化特性及分析方法第23-35页
    2.1 实验分析仪器与方法第23-26页
        2.1.1 三组分分析方法第23-24页
        2.1.2 油品族组分分析方法(SARA)第24页
        2.1.3 凝胶色谱分析方法第24页
        2.1.4 PAHs测试方法第24-25页
        2.1.5 急性生物毒性第25-26页
    2.2 含油污泥理化特性第26-34页
        2.2.1 含油污泥的三组分和油品族组分第26页
        2.2.2 含油污泥中的PAHs含量第26-29页
        2.2.3 含油污泥的急性生物毒性第29-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含油污泥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及生物毒性研究第35-49页
    3.1 实验材料第35-36页
    3.2 实验分析方法第36-37页
        3.2.1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量第36页
        3.2.2 DSC分析第36-37页
    3.3 含油污泥污染水体的COD值第37-45页
        3.3.1 不同含油污泥污染水体的COD值第37-42页
        3.3.2 不同接触面积对含油污泥污染水体的COD值的影响第42页
        3.3.3 含油污泥污染水体中有机物扩散拟合第42-45页
    3.4 不同含油污泥污染水体中的PAHs第45-46页
    3.5 不同含油污泥污染水体的急性生物毒性第46-47页
    3.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4. 油泥基活性炭吸附含油污泥污染的水体第49-56页
    4.1 实验分析方法第49-50页
        4.1.1 SEM表征第49页
        4.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水中有机物第49-50页
    4.2 含油污泥基活性炭的制备第50-51页
    4.3 活性炭吸附实验及实验结果分析第51-55页
        4.3.1 活性炭吸附前后COD值的变化第52-54页
        4.3.2 活性炭吸附前后生物毒性的变化第54-55页
    4.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5. 含油污泥中微生物分离鉴定及其降解PAHs实验研究第56-71页
    5.1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第56-62页
        5.1.1 实验材料第56页
        5.1.2 培养基组成第56页
        5.1.3 稀释涂布法第56-57页
        5.1.4 平板划线法第57页
        5.1.5 革兰氏染色初筛第57页
        5.1.6 16S rRNA细菌快速分类鉴定第57-61页
        5.1.7 分离菌株的SEM表征第61-62页
    5.2 含油污泥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第62-68页
        5.2.1 菌种的分离纯化第62-64页
        5.2.2 分离株的染色初筛第64-65页
        5.2.3 分离株鉴定结果第65-68页
    5.3 原生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实验及结果分析第68-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6.1 全文小结第71-72页
    6.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72-73页
    6.3 研究内容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3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煤种下的大型电厂厂级AGC综合节能优化
下一篇:基于城市公交工况的车载诊断与监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