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5页 |
2、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顾客参与的文献综述 | 第15-20页 |
·顾客参与的定义 | 第15-16页 |
·顾客参与的维度研究 | 第16-18页 |
·顾客参与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顾客知识获取的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顾客知识的概念研究 | 第20页 |
·顾客知识分类研究 | 第20-22页 |
·顾客知识获取的研究 | 第22-23页 |
·新服务开发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23-26页 |
·新服务开发的概念 | 第23页 |
·新服务开发过程的研究 | 第23-25页 |
·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研究 | 第25-26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文献综述 | 第26-28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概念 | 第26-27页 |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分类 | 第27-28页 |
·顾客参与、顾客知识获取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8-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3、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第33-41页 |
·各变量的界定和维度划分 | 第33-36页 |
·顾客参与的界定和维度划分 | 第33页 |
·顾客知识获取的界定和维度划分 | 第33-34页 |
·知识内隐性的界定 | 第34-35页 |
·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界定 | 第35-36页 |
·研究模型 | 第36页 |
·研究假设 | 第36-41页 |
·顾客参与和顾客知识获取的关系及假设 | 第36-37页 |
·顾客知识获取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关系及假设 | 第37-38页 |
·知识内隐性的调节作用 | 第38-39页 |
·顾客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 | 第39-41页 |
4. 问卷设计与分析方法 | 第41-50页 |
·问卷结构安排 | 第41页 |
·变量的定义和测量 | 第41-44页 |
·顾客参与的定义和测量 | 第41-42页 |
·顾客知识获取的定义和测量 | 第42-43页 |
·知识内隐性的测量 | 第43页 |
·新服务开发绩效的测量 | 第43-44页 |
·小样本测试 | 第44-49页 |
·信度分析 | 第45-47页 |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7-49页 |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描述性统计方法 | 第49页 |
·信度分析 | 第49页 |
·效度分析 | 第49页 |
·相关分析 | 第49页 |
·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50-66页 |
·数据收集 | 第50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0-51页 |
·信度分析 | 第51-52页 |
·总体信度分析 | 第51页 |
·各变量的信度分析 | 第51-52页 |
·效度分析 | 第52-56页 |
·顾客参与各维度的因子分析 | 第53-54页 |
·顾客知识获取因子分析 | 第54-55页 |
·知识内隐性因子分析 | 第55页 |
·新服务开发绩效因子分析 | 第55-56页 |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 第56-60页 |
·顾客参与和顾客知识获取的相关分析 | 第56-57页 |
·顾客参与对顾客知识获取的回归分析 | 第57-59页 |
·顾客知识获取和新服务开发绩效的相关分析 | 第59-60页 |
·顾客知识获取对新服务开发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60页 |
·中介变量的验证 | 第60-61页 |
·中介变量的验证方法 | 第60-61页 |
·顾客知识获取中介作用验证 | 第61页 |
·调节作用验证 | 第61-64页 |
·调节作用的定义和分析方法 | 第61-62页 |
·知识内隐性对顾客参与和顾客知识获取的调节作用 | 第62-64页 |
·假设验证结果总结 | 第64-66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66-73页 |
·研究结论 | 第66-69页 |
·从影响新服务开发绩效视角重新划分顾客知识获取维度 | 第66页 |
·顾客参与对顾客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 | 第66-67页 |
·顾客知识获取对新服务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 | 第67-68页 |
·顾客知识获取在顾客参与和新服务开发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第68页 |
·知识内隐性会调节顾客参与和顾客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 | 第68-69页 |
·管理启示 | 第69-71页 |
·了解顾客参与动机,提高顾客参与程度 | 第69页 |
·加强人际互动,促进顾客责任行为 | 第69-70页 |
·重视顾客知识,提高获取利用效率 | 第70-71页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 第71页 |
·研究局限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