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我国环境形势 | 第12-13页 |
1.1.2 我国印染行业的现状 | 第13页 |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 第13-24页 |
1.2.1 印染废水的来源特点 | 第13-14页 |
1.2.2 印染废水处理单元技术 | 第14-18页 |
1.2.3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现状 | 第18-20页 |
1.2.4 两级A/O生化处理工艺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5 难生物降解废水的复合生物流化床(IBFDP)处理工艺 | 第21-2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4-2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2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第25-28页 |
2.1 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水及典型印染企业排水水质调研 | 第25页 |
2.2 原有活性污泥法两级A/O生物处理工艺分析 | 第25-27页 |
2.3 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 第27-28页 |
3 复合水解功能菌强化流化床水解工艺(EAHFBP)研究 | 第28-39页 |
3.1 水解功能菌筛选 | 第28-30页 |
3.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30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30页 |
3.2 消化污泥扩培水解功能菌强化水解工艺研究 | 第30-38页 |
3.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生物流化床强化两级A/O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印染工业园废水中试研究 | 第39-53页 |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9-46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4.1.2 生物流化床强化两级A/O生物处理工艺流程 | 第39-46页 |
4.2 微生物挂膜及分布研究 | 第46-49页 |
4.3 生物流化床强化两级A/O生物处理工艺后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 第49-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生化尾水深度处理研究 | 第53-65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5.2 强化混凝深度处理生化尾水研究 | 第53-58页 |
5.2.1 生化尾水高铁酸钾深度处理研究 | 第53-55页 |
5.2.2 生化尾水聚合硫酸铁(PFS)混凝沉淀研究 | 第55-56页 |
5.2.3 高铁酸钾/聚合硫酸铁联合使用处理生化尾水研究 | 第56-57页 |
5.2.4 生化尾水PAC/PAM联合使用混凝沉淀研究 | 第57-58页 |
5.2.5 生化尾水FeSO_4混凝沉淀研究 | 第58页 |
5.3 高效化学氧化法深度处理生化尾水研究 | 第58-63页 |
5.3.1 Fenton氧化+絮凝沉淀处理生化尾水研究 | 第58-62页 |
5.3.2 臭氧氧化处理研究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6.1 结论 | 第65页 |
6.2 创新点 | 第65-66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6.3.1 不足 | 第66页 |
6.3.2 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