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皖北地区产业转型路径的多维度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产业转型第11-13页
        二、产业转型路径第13-14页
        三、文献述评第14-15页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一、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二、主要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四节 创新和不足第17-18页
第二章 产业转型的相关理论第18-22页
    第一节 产业转型和产业转型路径含义第18页
        一、产业转型的概念界定第18页
        二、产业转型路径的概念界定第18页
    第二节 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第18-22页
        一、产业结构理论第18-19页
        二、规模经济理论第19-20页
        三、供给学派理论第20-22页
第三章 皖北地区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第22-32页
    第一节 皖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现状第22-23页
    第二节 皖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第23-27页
        一、从皖北地区产业产出结构看第23-25页
        二、从皖北地区就业结构看第25-26页
        三、从皖北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看第26-27页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第27-29页
    第四节 皖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9-32页
        一、第一产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第29页
        二、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企业多,环境污染严重第29-30页
        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30-31页
        四、科研经费投入比重低,产业技术创新不足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皖北地区产业转型路径第32-42页
    第一节 产业高端化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第32-35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第32-33页
        二、测评指标体系的具体构建第33-35页
    第二节 产业高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第35-36页
        一、测度方法简介第35-36页
        二、评价指标权数确定第36页
    第三节 皖北地区产业高端化发展水平测评第36-38页
        一、数据预处理和评价指标权数确定第36-37页
        二、皖北地区产业高端化水平测度第37-38页
    第四节 皖北地区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影响因素第38-40页
        一、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第38页
        二、面板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实证检验第38-40页
    第五节 基于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皖北地区路径选择第40-42页
        一、发展地区经济,助推产业转型第40页
        二、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推动技术创新第40页
        三、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第40-41页
        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第41-42页
第五章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背景下的皖北地区产业转型路径第42-52页
    第一节 基于DEA模型的皖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第42-46页
    第二节 皖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产业转型影响测度第46-50页
        一、指标说明和模型选择第46-47页
        二、皖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对产业转型影响的实证检验第47-50页
    第三节 全要素生产率下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第50-52页
        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第50-51页
        二、提高技术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标杆企业第51页
        三、推动市场开放,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第51页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第51-52页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皖北地区煤炭产业转型路径研究第52-61页
    第一节 皖北地区供给侧改革的研究视角第52页
    第二节 产能过剩的理论阐述第52-53页
    第三节 皖北地区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测度第53-58页
    第四节 皖北地区煤炭产业产能过剩的成因第58-59页
    第五节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第59-61页
        一、强化政府规划引领作用,防止产能过剩第59页
        二、深化结构性改革,加快“去产能”步伐第59页
        三、加强社会保障,落实对产能过剩行业工人的安置第59-60页
        四、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第60-6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61-64页
    第一节 相关结论第61-62页
        一、经济发展对皖北产业转型有基础作用第61页
        二、科技创新对皖北产业转型有推动作用第61页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皖北产业转型有方向引导作用第61-62页
        四、教育对皖北产业转型有支撑作用第62页
    第二节 对策建议第62-64页
        一、延长产业链条,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经济发展第62页
        二、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第62页
        三、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第62-63页
        四、厘定政府职能权限,建设服务型政府第63页
        五、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带动地区升级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徽省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升级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管理控制问题研究--以T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