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访问控制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3-14页 |
1.2.2 数据安全存储与确定性删除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4-16页 |
1.2.3 数据多副本关联删除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16-17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1.3.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基本知识 | 第21-31页 |
2.1 云存储及其服务概述 | 第21-27页 |
2.1.1 云存储及云数据安全问题 | 第21-24页 |
2.1.2 Amazon云存储服务 | 第24-27页 |
2.2 数字签名 | 第27-28页 |
2.2.1 消息摘要函数 | 第27页 |
2.2.2 数字签名 | 第27-28页 |
2.3 对称加密体制 | 第28页 |
2.4 基于属性加密体制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数据安全存储与保护机制 | 第31-49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方案系统概述 | 第32-34页 |
3.2.1 相关术语和符号定义 | 第32-33页 |
3.2.2 数据安全存储与共享的安全需求 | 第33-34页 |
3.3 方案系统模型及安全假设 | 第34-36页 |
3.3.1 系统模型 | 第34-35页 |
3.3.2 安全假设 | 第35-36页 |
3.4 方案具体构造 | 第36-43页 |
3.4.1 封装阶段 | 第36-40页 |
3.4.2 解封装阶段 | 第40-43页 |
3.5 安全性分析与性能评价 | 第43-47页 |
3.5.1 算法安全性分析 | 第43-44页 |
3.5.2 性能分析 | 第44-46页 |
3.5.3 方案对比分析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数据多副本关联模型和删除反馈机制 | 第49-65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副本关联模型系统概述 | 第49-52页 |
4.2.1 相关概念和符号定义 | 第49-51页 |
4.2.2 数据多副本关联安全需求 | 第51-52页 |
4.3 数据多副本关联模型概述 | 第52-54页 |
4.3.1 数据多副本关联模型 | 第52-54页 |
4.3.2 数据多副本关联目录 | 第54页 |
4.4 数据多副本关联机制具体构造 | 第54-59页 |
4.4.1 数据存储阶段 | 第55-56页 |
4.4.2 副本生成阶段 | 第56-57页 |
4.4.3 副本删除及反馈阶段 | 第57-59页 |
4.5 方案的实验与分析 | 第59-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