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水文要素论文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洋热含量与南海—南亚夏季风强度的关系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研究背景第12-15页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15-17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7-26页
   ·CMIP5模式简介第17-20页
   ·FGOALS-s2模式简介第20-21页
   ·资料和方法第21-26页
第三章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洋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关系第26-37页
   ·引言第26页
   ·资料与方法第26页
   ·南海夏季风强度与印度洋-太平洋热状态异常的关系第26-28页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强度的机制第28-34页
   ·小结第34-37页
第四章 1976/1977年气候突变前后印度洋-太平洋海洋热含量与南亚夏季风强度关系的差异第37-48页
   ·引言第37页
   ·资料与方法第37页
   ·南亚夏季风强度指数的定义第37-39页
   ·南亚西区/南亚东区夏季风强度与海洋热含量之间的关系第39-40页
   ·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洋热含量对南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机制第40-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关于CMIP5模式模拟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洋热含量与南海-南亚夏季风强度关系能力的评估第48-80页
   ·引言第48-50页
   ·数据及方法第50页
   ·CMIP5模式对风场以及热含量场的模拟现状第50-66页
   ·CMIP5模式对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关系的模拟现状第66-68页
   ·CMIP5模式对热含量与南亚东区和西区夏季风关系的模拟现状第68-78页
   ·小结第78-80页
第六章 关于FGOALS-s2模拟西太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关系能力的评估第80-91页
   ·引言第80页
   ·数据与方法第80-81页
   ·FGOALS-s2模式对风场以及暖池基本态的模拟第81-84页
   ·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关系的模拟评估第84-89页
   ·结论第89-9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3页
作者简历第103-104页
文章发表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带太平洋北赤道流输运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下一篇:中部型El Ni?o事件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