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及其教学策略的研究--以浙科版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2 选题由来 | 第12-13页 |
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3-14页 |
4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生物学核心概念 | 第16-17页 |
·教学策略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1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 | 第18页 |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3 奥苏贝尔概念同化论 | 第19-20页 |
4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第20页 |
5 概念学习的范例理论 | 第20页 |
6 概念学习的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7 概念转变理论 | 第21页 |
8 概念形成的经典观与原型观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生物核心概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23-43页 |
1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甄别 | 第23-27页 |
·甄别教材中核心概念的依据 | 第23-24页 |
·浙科版生物学核心概念甄别过程 | 第24-27页 |
2 对核心概念所统摄内容进行脉络梳理 | 第27-32页 |
3 对核心概念的难度进行定量描述 | 第32-38页 |
·对核心概念特征显著性进行划分 | 第33页 |
·核心概念特征显著计算结果 | 第33-38页 |
4 学生学习核心概念过程存在的问题 | 第38-43页 |
·没有正确理解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 第39-40页 |
·缺乏对核心概念生成过程的了解 | 第40-41页 |
·受前科学概念的影响 | 第41页 |
·对核心概念缺乏感性认识 | 第41-43页 |
第四章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 | 第43-49页 |
1 运用概念图策略解决核心概念层次问题 | 第43-44页 |
2 运用科学史策略解决核心概念生成问题 | 第44-45页 |
3 运用认知冲突策略实现概念转变 | 第45-47页 |
4 运用事实情境创设策略促进感性认识 | 第47-49页 |
第五章 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 第49-54页 |
1 实验假设 | 第49页 |
2 实验目的 | 第49页 |
3 实验设计 | 第49-50页 |
4 实验方法 | 第50页 |
5 实验材料 | 第50页 |
6 实验变量 | 第50-51页 |
·自变量 | 第50-51页 |
·因变量 | 第51页 |
7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1-54页 |
·被试班级前测和后测成绩比较 | 第51-52页 |
·概念学习效果比较分析 | 第52页 |
·三类测试题间成绩差异的比较 | 第52-53页 |
·实验总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5页 |
1 研究不足 | 第54页 |
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