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1 绪论 | 第12-27页 |
| ·工程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12-19页 |
| ·工程背景 | 第12-17页 |
|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特征 | 第17-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8-19页 |
| ·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采动岩体破断与岩层移动的研究 | 第19-20页 |
| ·采空区覆岩结构的研究 | 第20-22页 |
| ·采空区塌陷坑成灾机制的研究 | 第22-23页 |
| ·采空区地裂缝成灾机制的研究 | 第23页 |
| ·采动诱发的坡体覆岩破断规律 | 第23-24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第25-27页 |
| 2 覆岩破断的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 | 第27-53页 |
| ·拉伸作用下岩样的单裂隙扩展 | 第27-29页 |
| ·均布载荷作用下采空区老顶岩梁相似材料模拟 | 第29-33页 |
| ·相似材料模型实验方案 | 第29-30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 ·拉张环境下岩样剪切带的局部化特征 | 第33-35页 |
| ·土体先拉后剪的破坏模式 | 第35-38页 |
| ·原状黄土的剪破坏试验 | 第35-36页 |
| ·原状黄土的低抗拉特性 | 第36-37页 |
| ·黄土的破坏机理 | 第37-38页 |
| ·覆岩破断的相似材料模拟 | 第38-44页 |
| ·试验设计 | 第39-41页 |
| ·试验结果 | 第41-44页 |
| ·概化的覆岩破断结构 | 第44-45页 |
| ·覆岩结构的物探验证 | 第45-48页 |
| ·钻孔冲洗液消耗量观测判定两带高度 | 第48-52页 |
| ·钻孔冲洗液消耗量观测试验 | 第48-49页 |
| ·钻孔监测结果 | 第49-51页 |
| ·经验公式计算的“两带”高度 | 第51页 |
| ·“两带”高度的确定 | 第51-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3 强度弱场控制下的覆岩破断错落规律 | 第53-96页 |
| ·岩石破坏机制及强度理论 | 第53-55页 |
| ·岩石破坏现象 | 第53页 |
| ·岩石破坏的强度理论 | 第53-54页 |
| ·强度理论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 ·拉应力弱场及剪应力弱场判据 | 第55-57页 |
| ·拉应力弱场控制下的岩梁破断 | 第57-76页 |
| ·老顶岩梁破坏形式分析 | 第57-62页 |
|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第62-70页 |
| ·岩梁的拉破断 | 第70-73页 |
| ·弱场控制的组合岩梁破断 | 第73-76页 |
| ·剪应力弱场控制的松散体错动 | 第76-80页 |
| ·多边块铰链接结构模型 | 第77-79页 |
| ·块体剪切滑落判据 | 第79-80页 |
| ·拉剪弱场控制的覆岩运动 | 第80页 |
| ·覆岩破断的数值模拟 | 第80-95页 |
| ·离散元方法 | 第81-87页 |
| ·地质体三维模型 | 第87-89页 |
| ·拉剪应力弱场控制的覆岩破断 | 第89-92页 |
| ·弱场控制的位移场 | 第92-94页 |
| ·覆岩运动特征 | 第94-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4 弱场控制的黄土层贯通度要素、地裂缝拉剪特征分析 | 第96-113页 |
| ·基于贯通度的黄土层破断影响因素分析 | 第96-99页 |
| ·塌陷型地裂缝的周期性控制要素 | 第99-102页 |
| ·黄土层周期性破断及塌陷数值模拟 | 第102-112页 |
| ·地质模型及计算原理 | 第102-106页 |
| ·结果分析 | 第106-112页 |
| ·小结 | 第112-113页 |
| 5 塌陷坑弱场控制结构模型与数值模拟 | 第113-125页 |
| ·塌陷坑滑裂角的经典计算方法 | 第113-114页 |
| ·考虑采空区空间形态的塌陷坑滑裂角模型 | 第114-116页 |
| ·力学模型结果分析 | 第116-117页 |
| ·塌陷坑边界破坏特征 | 第117-119页 |
| ·弱场控制下的塌陷坑成灾过程数值模拟 | 第119-124页 |
| ·不同进尺下塌陷坑灾变过程 | 第119-123页 |
| ·弱场与塌陷坑形成机制 | 第123-124页 |
| ·小结 | 第124-125页 |
| 6 地下采动黄土边坡拉张破坏的有限元分析 | 第125-139页 |
| ·岩石(土)拉张破裂判据 | 第125页 |
| ·岩石(土)拉张破坏的开裂准则 | 第125-126页 |
| ·拉张破裂有限元法 | 第126-128页 |
| ·计算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128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128-137页 |
| ·覆岩及黄土层拉张破裂演化 | 第129-131页 |
| ·拉应力弱场的产生及演化 | 第131-134页 |
| ·拉张弱场中监测点位移 | 第134-137页 |
| ·弱场控制的黄土边坡拉张破坏机制 | 第137-138页 |
| ·小结 | 第138-139页 |
| 结论 | 第139-1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 作者简历 | 第148-15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1-152页 |
| 附件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