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总体评价 | 第18-19页 |
·本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第2章 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6页 |
·商业银行的效率 | 第22-24页 |
·效率 | 第22页 |
·商业银行效率 | 第22-24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方法 | 第24页 |
·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数据包络分析与粗糙集基本理论 | 第26-35页 |
·数据包络分析(DEA) | 第26-30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相关概念 | 第26-27页 |
·数据包络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27-30页 |
·粗糙集(RS)基本理论 | 第30-34页 |
·粗糙集相关概念 | 第30-32页 |
·变精度粗糙集理论 | 第32-33页 |
·粗糙集属性约简的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RS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8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35-36页 |
·商业银行样本的选取 | 第36-38页 |
·决策属性的构建 | 第38-39页 |
·粗糙集在属性约简中的应用 | 第39-47页 |
·属性离散化及赋值 | 第39-40页 |
·属性约简集合 | 第40-41页 |
·决策规则 | 第4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基于DEA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 | 第48-53页 |
·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评价指标 | 第48-49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评价 | 第49-50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问题分析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8页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对策建议 | 第54-56页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56-58页 |
·不足之处 | 第56-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附录A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