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论文研究内容、框架与思路第17-19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7-18页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8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18-19页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9-20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9页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第20-35页
   ·影子银行的含义与特征第20-22页
     ·影子银行的含义第20-21页
     ·影子银行的特征第21-22页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与分析第22-33页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第22-31页
     ·推动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因素分析第31-32页
     ·国内外影子银行的对比分析第32-33页
   ·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测算第35-41页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概念界定第35-36页
   ·商业银行稳定性测算第36-40页
     ·商业银行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第36-37页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综合指标测算第37-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分析第41-45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的传导机制第41-42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积极效应第42-43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影响的消极效应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5-61页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第45-47页
     ·SVAR模型第45页
     ·变量的选取及说明第45-46页
     ·变量数据分析第46-47页
   ·SVAR模型的建立第47-52页
     ·平稳性检验第47-48页
     ·协整检验第48-50页
     ·Granger因果检验第50-51页
     ·SVAR模型的参数估计第51-52页
   ·SVAR模型结果分析第52-58页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第52-55页
     ·方差分解分析第55-58页
   ·实证结论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对策建议第61-64页
   ·影子银行方面第61-62页
   ·商业银行方面第62-64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粗糙集—模糊综合评判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基于RS-DEA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