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振动信号的高速铁路伤损探测方法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铁路轨道探伤方法及其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高铁轨道探伤及其方案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钢轨模型建立及伤损信号获取 | 第16-23页 |
·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16-17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 第17页 |
·钢轨及其伤损模型的建立 | 第17-20页 |
·钢轨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18-19页 |
·钢轨伤损结构的建立 | 第19-20页 |
·钢轨伤损信号获取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HHT的伤损信号特征分析 | 第23-37页 |
·希尔伯特-黄变换 | 第23-26页 |
·经验模态分解 | 第23-24页 |
·振动信号分解及IMF选取 | 第24-26页 |
·基于频响函数的损伤检测原理 | 第26-27页 |
·钢轨伤损信号特征分析 | 第27-35页 |
·测量位置的选取 | 第27-30页 |
·三种频率分析方法的对比 | 第30-33页 |
·伤损规律的分析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基于非负张量分解的伤损特征提取 | 第37-48页 |
·非负张量分解概述 | 第37-41页 |
·非负矩阵分解 | 第38-39页 |
·非负张量分解 | 第39-41页 |
·张量信号的建立 | 第41-43页 |
·钢轨伤损特征提取 | 第43-47页 |
·NTF分解算法 | 第44-45页 |
·张量信号特征提取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基于相关向量机的伤损分类识别 | 第48-61页 |
·分类器理论介绍 | 第48-53页 |
·支持向量机 | 第48-50页 |
·相关向量机 | 第50-53页 |
·多分类器的构建 | 第53-56页 |
·钢轨伤损特征的识别分类 | 第56-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