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1 绪论 | 第7-9页 |
2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 第9-19页 |
·量子电动力学 | 第10-11页 |
·弱相互作用 | 第11-12页 |
·电弱统一 | 第12-13页 |
·电弱对称性的破缺 | 第13-15页 |
·量子色动力学 | 第15-19页 |
·渐进自由和禁闭性 | 第15-16页 |
·质子结构以及演化方程 | 第16-19页 |
3 规范粒子的反常耦合 | 第19-29页 |
·有效场论 | 第19-20页 |
·描述弱玻色子相互作用的六维算符 | 第20-22页 |
·真四耦合与八维算符 | 第22-25页 |
·只包含D_μΦ的算符 | 第23页 |
·包含D_μΦ和两个场强张量的算符 | 第23-24页 |
·只含场强张量的算符 | 第24-25页 |
·反常耦合和四规范耦合的LEP表达式 | 第25-27页 |
·幺正性的破坏 | 第27-29页 |
4 对撞机唯象学 | 第29-34页 |
·对撞机物理 | 第29页 |
·高能对撞机:粒子物理强大工具 | 第29-31页 |
·对撞机参数 | 第29-31页 |
·强子对撞机 | 第31页 |
·对撞机上的粒子探测器 | 第31-32页 |
·散射截面的计算和对撞机事例的模拟 | 第32-34页 |
5 模模拟和结论 | 第34-45页 |
·理论模型 | 第34-37页 |
·模拟和分析 | 第37-44页 |
·γγ → W~+W~? | 第38-39页 |
·γγ → W~+W~?→ e~+e~?v_ev_e | 第39-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6 总结和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的工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