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家庭教育论文

家长的教育认知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研究缘起第14-15页
        1.1.1 新时期家庭教育活动新特点第14页
        1.1.2 “教育认知”在家长教育参与中的起点地位第14-15页
        1.1.3 提升家长教育参与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家校合作第15页
    1.2 研究综述第15-23页
        1.2.1 国外关于家长教育观念(教养观念)的研究第15-18页
        1.2.2 国内关于家长教育认知的研究第18-21页
        1.2.3 已有研究的评述第21-23页
    1.3 研究意义第23-24页
        1.3.1 理论意义第23-24页
        1.3.2 实践意义第24页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第24-27页
        1.4.1 研究思路第24-25页
        1.4.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3 研究方法第26-27页
第二章 家长教育认知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第27-39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27-28页
        2.1.1 教育认知第27-28页
        2.1.2 家长教育认知第28页
    2.2 家长教育认知的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1 认知结构理论第28-29页
        2.2.2 社会认知理论第29页
        2.2.3 体验哲学理论第29-30页
        2.2.4 决策理论第30-31页
    2.3 家长教育认知的模型建构第31-39页
        2.3.1 教育认知的分析维度第31-34页
        2.3.2 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2.3.3 教育认知模型的过程解析第35-38页
        2.3.4 理论模型的整体认知第38-39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9-42页
    3.1 调查设计第39-42页
        3.1.1 问卷的设计第39页
        3.1.2 问卷的试测第39-41页
        3.1.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实施第41-42页
第四章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第42-55页
    4.1 调查目的第42页
    4.2 调查对象第42-43页
    4.3 调查工具第43页
    4.4 调查结果第43-55页
        4.4.1 项目分析第43-44页
        4.4.2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第44-45页
        4.4.3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第45-48页
        4.4.4 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第48-50页
        4.4.5 分析与讨论第50-53页
        4.4.6 结论第53-54页
        4.4.7 模型修正与确定第54-55页
第五章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第55-66页
    5.1 调查目的第55页
    5.2 调查对象第55-56页
    5.3 调查结果第56-66页
        5.3.1 项目分析第56-57页
        5.3.2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第57页
        5.3.3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第57-60页
        5.3.4 初中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第60-61页
        5.3.5 分析与讨论第61-64页
        5.3.6 结论第64页
        5.3.7 模型修正与确定第64-66页
第六章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第66-77页
    6.1 调查目的第66页
    6.2 调查对象第66-67页
    6.3 调查结果第67-77页
        6.3.1 项目分析第67-68页
        6.3.2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第68页
        6.3.3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第68-71页
        6.3.4 高中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第71-72页
        6.3.5 分析与讨论第72-75页
        6.3.6 结论第75页
        6.3.7 模型修正与确定第75-77页
第七章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比较与分析第77-85页
    7.1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样本概况第77-78页
    7.2 调查结果第78-85页
        7.2.1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第78页
        7.2.2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的差异比较第78-79页
        7.2.3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第79-80页
        7.2.4 分析与讨论第80-84页
        7.2.5 结论第84-85页
第八章 提升家长教育认知水平的实现策略第85-97页
    8.1 提升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第85-87页
        8.1.1 深化小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理性认知第85-87页
        8.1.2 避免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混沌、无序第87页
    8.2 提升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第87-89页
        8.2.1 转变初中生家长的割裂式教育认知第87-89页
        8.2.2 引导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的审视、统整第89页
    8.3 提升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第89-91页
        8.3.1 建构高中生家长的自觉教育认知第89-91页
        8.3.2 倡导高中生家长的由失调走向重建第91页
    8.4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的总策略第91-97页
        8.4.1 分阶转变:家长教育认知的应有之义第91-92页
        8.4.2 视域融合:家长教育认知的合理取向第92-93页
        8.4.3 控制变量:家长教育认知的有序发展第93页
        8.4.4 自我建构:家长教育认知的改进机制第93-97页
第九章 家长教育认知研究的结论与展望第97-101页
    9.1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97-99页
        9.1.1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结论第97页
        9.1.2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结论第97-98页
        9.1.3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结论第98页
        9.1.4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结论第98-99页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99-101页
        9.2.1 家长教育认知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与展望第99页
        9.2.2 家长教育认知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与展望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7页
附录1:家长的教育认知访谈提纲第107-108页
附录2:家长的教育认知调查问卷第108-111页
附录3: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系列高频词汇维吾尔语翻译问题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