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森林水文效应对比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9页 |
·林冠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森林水文学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9-23页 |
·三峡库区概况 | 第19-20页 |
·四面山概况 | 第20-23页 |
·地形地貌 | 第20页 |
·气象水文 | 第20-21页 |
·土壤特性 | 第21页 |
·植被特征 | 第21-23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3-30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林冠层水文效应 | 第23页 |
·枯落物层水文效应 | 第23页 |
·土壤层水文效应 | 第23页 |
·森林水文综合效应分析 | 第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28页 |
·试验标准地的设置 | 第23-26页 |
·森林水文效应测定 | 第26-27页 |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 | 第27-2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4. 四面山5种人工林水文效应分析 | 第30-50页 |
·5种人工林林冠层水文效应 | 第30-35页 |
·研究期内降雨特征 | 第30-31页 |
·5种人工林林冠层截留量 | 第31-34页 |
·5种人工林林冠层最大容水量 | 第34-35页 |
·5 种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水文效应 | 第35-44页 |
·5种人工林枯落物储量 | 第36-37页 |
·5种人工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 | 第37-39页 |
·5种人工林枯落物持水过程 | 第39-44页 |
·5 种人工林土壤层水文效应 | 第44-50页 |
·5种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 | 第44-45页 |
·5种人工林土壤储水特征 | 第45-46页 |
·5种人工林土壤入渗特征 | 第46-48页 |
·5种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 | 第48-50页 |
5. 四面山5种人工林水文效应评价 | 第50-57页 |
·评价指标的建立 | 第50页 |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第50-52页 |
·评价方法 | 第52-55页 |
·指标标准化 | 第52-53页 |
·权重的确定结果 | 第53-54页 |
·水文效应评价 | 第54-55页 |
·水文效应评价对比 | 第55-57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讨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个人简介 | 第65-66页 |
导师简介 | 第66-67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