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重庆四面山5种人工林森林水文效应对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9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3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3-14页
   ·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4-19页
     ·林冠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第14-15页
     ·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第15-16页
     ·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现状第16-17页
     ·森林水文学发展趋势第17-19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9-23页
   ·三峡库区概况第19-20页
   ·四面山概况第20-23页
     ·地形地貌第20页
     ·气象水文第20-21页
     ·土壤特性第21页
     ·植被特征第21-23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3-30页
   ·研究内容第23页
     ·林冠层水文效应第23页
     ·枯落物层水文效应第23页
     ·土壤层水文效应第23页
     ·森林水文综合效应分析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8页
     ·试验标准地的设置第23-26页
     ·森林水文效应测定第26-27页
     ·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第27-28页
   ·研究技术路线第28-30页
4. 四面山5种人工林水文效应分析第30-50页
   ·5种人工林林冠层水文效应第30-35页
     ·研究期内降雨特征第30-31页
     ·5种人工林林冠层截留量第31-34页
     ·5种人工林林冠层最大容水量第34-35页
   ·5 种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水文效应第35-44页
     ·5种人工林枯落物储量第36-37页
     ·5种人工林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第37-39页
     ·5种人工林枯落物持水过程第39-44页
   ·5 种人工林土壤层水文效应第44-50页
     ·5种人工林土壤理化特征第44-45页
     ·5种人工林土壤储水特征第45-46页
     ·5种人工林土壤入渗特征第46-48页
     ·5种人工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第48-50页
5. 四面山5种人工林水文效应评价第50-57页
   ·评价指标的建立第50页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50-52页
   ·评价方法第52-55页
     ·指标标准化第52-53页
     ·权重的确定结果第53-54页
     ·水文效应评价第54-55页
   ·水文效应评价对比第55-57页
6. 结论与讨论第57-60页
   ·结论第57-58页
   ·讨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个人简介第65-66页
导师简介第66-67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带间小气候特征
下一篇:长期氮素添加对青海海北髙寒草甸生态系统的级联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