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保障房建设效率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选题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0-15页
     ·研究框架第10-11页
     ·技术路线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研究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二章 保障房建设的重要性分析第15-21页
   ·保障房的概念及分类第15-16页
     ·保障房的概念第15页
     ·保障房的分类第15-16页
   ·我国保障房建设进程第16-18页
     ·住房制度改革第16-17页
     ·保障房制度的实行第17页
     ·保障房制度的完善第17-18页
   ·河北省保障房政策演变第18-19页
     ·第一阶段:1998 年之前第18页
     ·第二阶段:1998 年—2007 年第18页
     ·第三阶段:2007 年—2010 年第18-19页
     ·第四阶段:2011 年至今第19页
   ·加快建设保障房的意义第19-21页
     ·为居民提供住房保障第19页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第19-21页
第三章 保障房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1-25页
   ·土地供应面积第21页
   ·城市规模第21-22页
   ·社会公平意识第22页
   ·经济总量第22页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第22-25页
第四章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第25-31页
   ·保障房效率评价第25-26页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第26页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6-27页
     ·整体性原则第26-27页
     ·可得性原则第27页
     ·简明科学性原则第27页
     ·可比、可操作、可量化原则第27页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成第27-31页
     ·投入指标第27-28页
     ·产出指标第28-31页
第五章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模型第31-37页
   ·效率评价模型的意义第31页
   ·效率评价模型的作用第31-32页
   ·保障房效率评价基本模型—C2R模型第32-34页
   ·保障房效率评价改进模型—网络DEA模型第34-37页
     ·网络DEA的含义第34页
     ·运用网络DEA进行保障房效率评价的可行性第34-35页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模型第35页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的步骤第35-37页
第六章 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实证研究第37-51页
   ·全国以省(市、区)为单元的保障房建设效率分析第37-42页
     ·数据来源第37-38页
     ·指标选取第38页
     ·模型的选取第38页
     ·综合效率分析第38-40页
     ·产出松弛变量分析第40-41页
     ·投入松弛变量分析第41-42页
     ·全国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结论第42页
   ·河北省保障房建设效率网络DEA模型的效率分析第42-51页
     ·数据来源第42-43页
     ·指标选取第43页
     ·模型的选取第43-44页
     ·综合效率分析第44-45页
     ·产出松弛变量分析第45-47页
     ·投入松弛变量分析第47-48页
     ·调整值分析第48-49页
     ·河北省保障房建设效率评价结论第49-51页
第七章 提高我国保障房建设效率的建议第51-53页
   ·保障房土地供应常态化第51页
   ·多渠道筹集资金第51-52页
   ·发展小城镇第52页
   ·加强政府监管第52-53页
第八章 结论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灰色分析法的房地产项目风险评价
下一篇:石家庄市房地产泡沫测度及其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