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管冷推弯曲成形数值模拟及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钛及钛合金管材研制 | 第9-10页 |
| ·常见管材弯曲加工方法 | 第10-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管材弯曲成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钛管弯曲成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8-19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理论分析 | 第20-30页 |
| ·钛管冷推弯曲成形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 ·钛管冷推弯曲成形主要缺陷及预防措施 | 第21-25页 |
| ·钛成形弯管外弧侧壁厚减薄以及预防措施 | 第21-22页 |
| ·钛成形弯管内弧侧失稳起皱及预防措施 | 第22-23页 |
| ·钛成形弯管截面畸变及其预防措施 | 第23-24页 |
| ·钛成形弯管壁厚不均匀程度 | 第24-25页 |
| ·钛管冷推弯曲参数计算及分析 | 第25-29页 |
| ·壁厚变化量分析 | 第25-26页 |
| ·最小弯曲半径分析 | 第26-27页 |
| ·弯曲变形程度分析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钛管冷推弯曲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30-45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TA2管材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 第31-33页 |
| ·钛管冷推弯曲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 ·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35页 |
| ·模型材料的定义 | 第35-36页 |
| ·管材成形设置 | 第36-37页 |
| ·后处理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 ·成形过程分析 | 第37-38页 |
| ·壁厚值分析 | 第38-39页 |
| ·截面椭圆度分析 | 第39-40页 |
| ·成形极限分析 | 第40-41页 |
| ·应变分析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冷推弯曲有限元模型实验验证及工艺参数分析 | 第45-64页 |
| ·冷推弯曲有限元模型实验验证 | 第45-49页 |
| ·实验材料准备 | 第45-46页 |
| ·钛管推弯成形实验过程 | 第46-47页 |
| ·成形结果对比 | 第47-49页 |
| ·几何参数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49-56页 |
| ·芯棒结构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49-51页 |
| ·芯棒直径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1-54页 |
| ·推杆推动距离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4-56页 |
| ·工艺参数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6-63页 |
| ·内芯形式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6-59页 |
| ·推弯速度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摩擦系数对钛管冷推弯曲成形的影响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工艺参数优化 | 第64-74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优化设计变量的选取 | 第64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64-66页 |
| ·正交试验原理 | 第64-65页 |
| ·因素水平的确定 | 第65-66页 |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66页 |
| ·正交表的选择 | 第66页 |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66-73页 |
| ·模型建立 | 第66-67页 |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67页 |
| ·正交试验结果直观分析 | 第67-70页 |
|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第70-72页 |
| ·优化结果的仿真和实验验证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74-76页 |
|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