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反应法制备荧光碳量子点及其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0页 |
| ·碳量子点的概述及分类 | 第9-10页 |
| ·碳量子点概述 | 第9-10页 |
| ·碳量子点分类 | 第10页 |
| ·碳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第10-17页 |
| ·电弧放电法 | 第11页 |
| ·激光消融制备法 | 第11-12页 |
| ·电化学合成法 | 第12-14页 |
| ·燃烧热解法 | 第14页 |
| ·模板法 | 第14-15页 |
| ·微波加热合成法 | 第15-16页 |
| ·超声法 | 第16-17页 |
| ·水热法 | 第17页 |
| ·碳量子点的性质 | 第17-21页 |
| ·荧光碳量子的光学性质 | 第17-20页 |
| ·碳量子点的细胞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 | 第20-21页 |
| ·碳量子点的表征手段 | 第21-25页 |
| ·荧光光谱法 | 第22页 |
| ·紫外-可见光谱法 | 第22页 |
| ·透射电镜法 | 第22-23页 |
| ·红外光谱法 | 第23页 |
| ·核磁共振法 | 第23-24页 |
| ·X-射线衍射发法 | 第24页 |
| ·拉曼光谱法 | 第24-25页 |
| ·电子能量损失法 | 第25页 |
| ·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 | 第25页 |
| ·碳量子点的应用 | 第25-29页 |
| ·生物领域应用 | 第26-27页 |
| ·环境分析领域应用 | 第27-28页 |
| ·其他应用 | 第28-2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与相转移实验 | 第30-51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1-33页 |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与样品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 ·荧光碳量子点的合成 | 第32页 |
| ·合成荧光碳量子点的透析提纯 | 第32页 |
| ·pH值对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影响 | 第32页 |
| ·合成荧光碳量子点的相转移 | 第32-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50页 |
|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3-36页 |
|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第36-37页 |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37-38页 |
| ·XPS分析 | 第38-45页 |
| ·红外分析 | 第45页 |
| ·碳量子点的相转移性质研究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三章 荧光碳量子点的应用研究 | 第51-60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 ·碳量子点与金纳米颗粒淬灭作用 | 第54-55页 |
| ·碳量子点与不同金属离子的淬灭作用 | 第55-56页 |
| ·Fe~(3+)对荧光碳量子点淬灭机理的分析 | 第56-57页 |
| ·阴离子对碳量子点荧光淬灭研究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