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0-28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涵义的界定 | 第20-22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的基本属性 | 第20-21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的涵义 | 第21-22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22-26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需遵循的原则 | 第22-23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6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 第28-37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8-30页 |
·层次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 第28-30页 |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30页 |
·熵权法 | 第30-32页 |
·熵的概念 | 第30页 |
·熵权法介绍 | 第30-32页 |
·熵权法的优缺点 | 第32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32-35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32页 |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32-34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 | 第34-35页 |
·夏普利值 | 第35-36页 |
·合作博弈 | 第35-36页 |
·夏普利值赋权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7-48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7-40页 |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0-43页 |
·样本数据的选择 | 第40-41页 |
·样本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第41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1-43页 |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43-45页 |
·样本数据的选择以及系数矩阵的求解 | 第43-44页 |
·计算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根的贡献率 | 第44-45页 |
·夏普利值确定指标权重 | 第45-47页 |
·计算参与者的夏普利值 | 第45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模型的灰色综合评价 | 第48-55页 |
·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 | 第48-51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48页 |
·确定评价等级标准 | 第48-49页 |
·确定样本矩阵 | 第49-50页 |
·确定评价灰类 | 第50页 |
·灰色评价权以及灰色评价矩阵的计算 | 第50-51页 |
·计算灰色评价值 | 第51页 |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的灰色多层次评价 | 第51-53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2页 |
·灰色评价权以及灰色评价矩阵的计算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 航空公司运行品质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 | 第60-62页 |
附录2 专家评分调查表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