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11-12页
  一、研究目的第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一、论文结构第12-13页
  二、论文技术路线图第13-14页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研究综述第15-16页
  一、新型城镇化内涵研究第15页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研究第15-16页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第16-22页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内涵研究第16-18页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第18-20页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第20-21页
  四、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对象研究第21-22页
 第三节 文献述评第22-23页
第三章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第23-31页
 第一节 中小城市范围与研究对象确定第23-24页
  一、中小城市范围确定第23-24页
  二、研究对象确定第24页
 第二节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第24-28页
  一、经济发展方面第24-26页
  二、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第26-27页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方面第27页
  四、社会发展方面第27-28页
 第三节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一、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差距大第28-29页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第29页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第29-30页
  四、城乡贫富差距较大,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30页
  五、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科学合理性第30-31页
第四章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1-43页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1-32页
  一、兼顾科学性与客观性的原则第31页
  二、兼顾全面性与重要性的原则第31-32页
  三、兼顾简约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第32页
 第二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方法第32-34页
  一、数据处理第32页
  二、主成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第32-34页
 第三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4-43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第34-37页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earson相关系数法的指标筛选第37-42页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第42-43页
第五章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第43-55页
 第一节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原理第43-47页
  一、基本原理第43-44页
  二、超效率DEA模型第44-46页
  三、基于超效率DEA的评价思路第46-47页
 第二节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第47-55页
  一、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超效率DEA分析第47-50页
  二、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统计分析第50-55页
第六章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55-64页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第55-57页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7-61页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第57-59页
  二、结果分析第59-61页
 第三节 云南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第61-64页
  一、充分发挥―滇中经济圈‖和―滇西经济圈‖的带动效应第61-62页
  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62页
  三、"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手都要抓第62-63页
  四、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第63-6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64-65页
 第二节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附录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政策完善研究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益主体冲突化解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