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 日中内部控制准则比较 | 第14-18页 |
·日本内部控制准则的简单介绍 | 第14-15页 |
·日本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 第14页 |
·日本内部控制评价准则 | 第14-15页 |
·日本内部控制审计准则 | 第15页 |
·中国内部控制准则的简单介绍 | 第15-16页 |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概要 | 第15-16页 |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日中内部控制准则的同异 | 第16-18页 |
·日中内部控制准则的共同点 | 第17页 |
·日中内部控制准则的差异 | 第17-18页 |
3 A公司内部控制的框架 | 第18-26页 |
·A公司概况介绍 | 第18-20页 |
·A公司的组织结构 | 第18-19页 |
·A公司的业务介绍 | 第19-20页 |
·A公司内部控制的特色 | 第20-26页 |
·BCP(Business Continuity Plan:业务持续计划) | 第21页 |
·守法经营 | 第21-22页 |
·风险管理 | 第22-26页 |
4 A公司主要业务内部控制流程介绍 | 第26-44页 |
·自主贸易之在库销售 | 第26-35页 |
·业务概况介绍 | 第26-28页 |
·业务参加各方及结算条件 | 第26页 |
·商流&资金流&物流 | 第26-28页 |
·业务基本流程 | 第28-29页 |
·业务内部控制设计 | 第29-35页 |
·业务整体内部控制流程 | 第29-34页 |
·内部控制关键节点介绍 | 第34-35页 |
·佣金贸易 | 第35-41页 |
·业务概况介绍 | 第35-36页 |
·业务参加各方及结算条件 | 第35-36页 |
·商流&资金流&物流 | 第36页 |
·业务基本流程 | 第36-37页 |
·业务内部控制设计 | 第37-41页 |
·业务整体内部控制流程 | 第37-40页 |
·内部控制关键节点介绍 | 第40-41页 |
·A公司对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管理 | 第41-44页 |
5 A公司业务流程内部控制设计的分析与评价 | 第44-50页 |
·A公司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优点分析 | 第44-46页 |
·良好的控制环境为内控工作有序展开提供坚实保障 | 第44页 |
·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为企业目标稳步实现保驾护航 | 第44-45页 |
·控制活动的精细化管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打牢基础 | 第45页 |
·强大的信息网络为社内外机构搭建良性互动的沟通管理平台 | 第45页 |
·严密的评价监督机制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 第45-46页 |
·A公司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的缺点分析 | 第46-50页 |
·没有充分考虑权责分离原则 | 第46页 |
·采购付款条件有待商榷 | 第46-47页 |
·部分关键节点控制未能真正落实 | 第47页 |
·内控评价制度有待完善 | 第47页 |
·程序繁琐、重复控制导致效率低下 | 第47-50页 |
6 对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 | 第50-58页 |
·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0-52页 |
·内控环境基础薄弱 | 第50-51页 |
·内控制度建设笼统不完善 | 第51页 |
·信息沟通不畅 | 第51页 |
·缺乏有效的内控评价体系 | 第51-52页 |
·对我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启示 | 第52-58页 |
·加强控制环境的建设 | 第52-54页 |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 第54页 |
·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 第54-55页 |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附表1 | 第61-62页 |
附表2 | 第62-63页 |
附表3 | 第63-64页 |
附表4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