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液主动悬架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课题背景 | 第7页 |
·悬架系统概况 | 第7-10页 |
·被动悬架 | 第8-9页 |
·半主动悬架 | 第9-10页 |
·主动悬架 | 第10页 |
·国内、外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国外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 第10-12页 |
·国内车辆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 | 第12-13页 |
·车辆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研究 | 第13-14页 |
·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车辆电液主动悬架实验系统设计 | 第16-32页 |
·悬架实验台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悬架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17-18页 |
·车辆悬架系统模型 | 第18-19页 |
·电液伺服系统 | 第19-22页 |
·液压站 | 第19-20页 |
·小伺服液压缸 | 第20-21页 |
·电液伺服阀 | 第21页 |
·伺服放大器 | 第21-22页 |
·电液伺服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2-29页 |
·负载压力与负载流量 | 第23-24页 |
·伺服阀与伺服放大器传递函数 | 第24-25页 |
·伺服阀控非对称伺服缸活塞运动传递函数 | 第25-29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29-31页 |
·加速度陀螺仪 | 第30-31页 |
·位移传感器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路面激励模型 | 第32-40页 |
·随机路面模型 | 第32-35页 |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 | 第32-33页 |
·空间频谱函数与时间频谱函数的推导 | 第33页 |
·随机路面激励的时域模型与仿真 | 第33-35页 |
·电液激振台控制研究 | 第35-39页 |
·激振台系统模型 | 第35-36页 |
·电液激振台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第36-37页 |
·电液激振台系统PID跟踪控制的仿真分析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主动悬架的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分析 | 第40-57页 |
·内外环控制器结构设计 | 第40-41页 |
·确定与随机最优控制 | 第41-45页 |
·确定性最优控制 | 第41-42页 |
·完全状态信息的随机最优控制 | 第42-43页 |
·不完全状态信息的随机最优控制 | 第43-44页 |
·最优控制的可控性、可观性分析 | 第44-45页 |
·经典PID控制器 | 第45-47页 |
·PID控制的原理 | 第45-46页 |
·PID参数的整定 | 第46-47页 |
·内外环级联控制器设计 | 第47-49页 |
·悬架系统模型建立 | 第47页 |
·主动悬架动态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判断 | 第47-48页 |
·内外环级联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主动悬架内外环控制器设计 | 第49页 |
·Matlab/Simulink建模及仿真 | 第49-56页 |
·空载B级路面条件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满载B级路面条件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半载C级路面条件下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3-54页 |
·频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