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第13-16页 |
·小麦K型细胞质的来源和杂种优势 | 第13页 |
·小麦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 | 第13-1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技术方案 | 第17-18页 |
第二章 K型小麦叶片和花药中活性氧的检测 | 第18-24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8-20页 |
·材料 | 第18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8-19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测定的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 | 第20-21页 |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分析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不育相关基因MADS-BOX的克隆、表达分析和功能验证 | 第24-49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4页 |
·植物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7页 |
·TaMA和TaMB的cDNA全长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4-37页 |
·TaMA和TaMB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第37-38页 |
·TaMA和TaMB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8-40页 |
·TaMA和TaMB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40-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MADS-box基因与小麦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相关性 | 第47-48页 |
·VIGS技术在小麦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茉莉素信号传导关键因子COI1的克隆、染色体定位与表达分析 | 第49-59页 |
引言 | 第4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9-50页 |
·材料 | 第49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9页 |
·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COI1基因的克隆 | 第50-53页 |
·COI1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3页 |
·COI1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第53-56页 |
·COI1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6-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缩略词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