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9-13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一、 清代徽州家谱概述 | 第14-23页 |
(一) 清代徽州家谱数量统计 | 第14-16页 |
(二) 清代徽州家谱编修动因 | 第16-23页 |
二、 清代徽州家谱的编纂与管理 | 第23-35页 |
(一) 家谱的倡修 | 第23-25页 |
(二) 资费筹集与管理 | 第25-28页 |
(三) 家谱体例的拟定 | 第28-31页 |
(四) 家谱的派发与管理 | 第31-35页 |
三、 清代徽州家谱编纂理论及原则 | 第35-50页 |
(一) 家谱的性质论 | 第35-36页 |
(二) 家谱编修者论 | 第36-40页 |
(三) 家谱续修理论 | 第40-44页 |
(四) 家谱书法原则 | 第44-50页 |
四、 清代徽州家谱与徽州社会 | 第50-64页 |
(一) 清代徽州家谱与徽州宗族 | 第50-54页 |
(二) 清代徽州家谱与社会风俗 | 第54-59页 |
(三) 清代徽州家谱与宗族教育 | 第59-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征引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部分清代徽州家谱内容摘录 | 第6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