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湿热地区路用改性沥青性能与技术指标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研究现状第9-17页
     ·改性沥青的分类第9-11页
     ·国内外改性沥青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1-13页
     ·改性沥青评价方法第13-17页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高粘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估试验研究第19-50页
   ·试验方案第19-25页
     ·改性沥青材料选择第19页
     ·改性沥青的制备第19-20页
     ·试验项目、所用仪器及试验方法第20-21页
     ·评价指标选择第21-25页
   ·试验结果分析第25-42页
     ·高温稳定性第25-28页
     ·低温性能第28-31页
     ·温度敏感性第31-35页
     ·抗老化性能第35-37页
     ·施工和易性第37-39页
     ·改性沥青专用指标第39-42页
   ·高粘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控制与评价第42-46页
     ·控制指标分析第42-43页
     ·评价指标分析第43-45页
     ·本指标体系的评估应用校验第45-46页
     ·高粘改性沥青建议与讨论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50页
第三章 高粘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第50-68页
   ·试验方案第50-51页
     ·试验设备和材料第50页
     ·测试项目第50页
     ·试验条件第50-51页
   ·结果分析第51-58页
     ·温度扫描第51-54页
     ·频率扫描第54-58页
   ·车辙因子与常规指标的关联度分析第58-62页
     ·灰色关联度简介第58-59页
     ·温度扫描下车辙因子与常规指标的关联度分析第59-61页
     ·频率扫描下车辙因子与常规指标的关联度分析第61-62页
   ·对比讨论第62-66页
     ·温度扫描车模式下辙因子比较第63-64页
     ·频率扫描模式下的车辙因子比较第64-65页
     ·综合对比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胶粉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第68-91页
   ·研究方案第68-70页
     ·技术路线第68-69页
     ·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第69-70页
     ·试验项目和方法第70页
   ·胶粉目数对沥青性能影响第70-79页
     ·胶粉目数对常规指标的影响第70-76页
     ·胶粉目数对沥青流变学性能的影响第76-79页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第79-83页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指标研究第79-81页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流变学指标研究第81-83页
     ·小结第83页
   ·显微镜结构分析第83-85页
     ·样本制作第84页
     ·显微结构观察第84-85页
   ·胶粉改性沥青评价指标第85-89页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五章 新型掺合类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第91-132页
   ·新型掺合类改性剂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第91-95页
     ·硅藻土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第91-92页
     ·硅藻土热阻粘层应用第92-93页
     ·湖沥青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第93-95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第95-110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的制备第95-96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的性能研究第96-108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形貌结构研究第108-110页
   ·湖沥青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第110-120页
     ·TLA改性沥青的实验室制备第110页
     ·TLA改性沥青性能研究第110-120页
   ·硅藻土热阻粘层抗剪和抗拉试验研究第120-127页
     ·试验准备第121-122页
     ·剪切和拉拔试验第122-127页
   ·对比讨论第127-129页
     ·硅藻土改性沥青掺量选择与指标控制第127-128页
     ·湖沥青改性掺量选择与指标控制第128-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2页
第六章 湿热地区路用改性沥青技术特性第132-144页
   ·不同改性沥青性能对比评价第132-136页
     ·改性沥青常规性能比较第132-134页
     ·改性沥青流变学性能比较第134-136页
     ·综合分析第136页
   ·改性沥青的制备和改性机理分析第136-138页
   ·湿热地区改性沥青指标体系第138-142页
     ·湿热地区的特点与沥青技术要求第138页
     ·湿热地区改性沥青指标体系第138-142页
     ·技术建议第142页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结论和展望第144-149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144-148页
 研究展望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个人简介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多跨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车辆荷载效应评估研究
下一篇:汽车制动盘用铝基复合材料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