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基于全球样本面板模型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互联网技术与经济增长 | 第9页 |
·互联网技术(ICT)、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互联网技术下金融模式创新分析 | 第13-26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定义 | 第13页 |
·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兴起背景 | 第13-16页 |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业务模式 | 第16-26页 |
·以“P2P”为代表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16-20页 |
·以“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20-23页 |
·以“网络微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23-26页 |
3 互联网技术、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 第26-33页 |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殊理论 | 第26-27页 |
·交易可能性边界扩大理论 | 第26页 |
·网络外部性理论 | 第26页 |
·边际效益递增理论 | 第26-27页 |
·价格博弈下强势愈强首发效应理论 | 第27页 |
·互联网技术、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 第27-32页 |
·金融包容度的具体内涵 | 第27-28页 |
·互联网技术对金融包容度的影响分析 | 第28-30页 |
·互联网技术、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分析 | 第30-32页 |
·假设提出 | 第32-33页 |
4 互联网技术、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 第33-53页 |
·实证理论与模型 | 第33-34页 |
·协整理论 | 第33页 |
·面板 VAR 模型构建 | 第33-34页 |
·指标选择及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指标选择 | 第34-35页 |
·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35-36页 |
·面板单位根检验与面板协整检验 | 第36-40页 |
·面板单位根检验 | 第36-38页 |
·面板协整检验 | 第38-40页 |
·面板 VAR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0-49页 |
·全球样本面板 VAR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高、中、低收入地区面板 VAR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49页 |
·稳健性检验 | 第49-53页 |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政策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表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