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油田下坪区长2油藏剩余油潜力分析
ABSTRACT | 第1-4页 |
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7-8页 |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目标 | 第8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手段 | 第9-10页 |
第二章 长 2 油藏地质特征 | 第10-33页 |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0-12页 |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12-16页 |
·构造特征 | 第16-19页 |
·沉积微相 | 第19-23页 |
·储层特征 | 第23-26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23-25页 |
·成岩作用 | 第25页 |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第25-26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26页 |
·油藏特征 | 第26-33页 |
·油藏类型 | 第26页 |
·流体性质与油水分布规律 | 第26-27页 |
·油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 第27-33页 |
第三章 三维精细地质建模 | 第33-41页 |
·储层地质建模的分类 | 第33页 |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 第33-35页 |
·确定性建模 | 第33-34页 |
·随机建模 | 第34-35页 |
·确定性模拟(克里金法)与随机模拟的比较 | 第35页 |
·下坪区长 2 油藏地质建模 | 第35-40页 |
·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 | 第35页 |
·下坪区长 2 储层三维构造建模 | 第35-36页 |
·沉积相建模 | 第36-38页 |
·储层参数建模 | 第38-40页 |
·模型粗化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41-54页 |
·油田开发现状 | 第4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第42-47页 |
·储量计算 | 第42-45页 |
·储量拟合 | 第45页 |
·液量及采油量拟合 | 第45-46页 |
·含水率的拟合 | 第46-47页 |
·压力拟合 | 第47页 |
·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 | 第47-50页 |
·地质因素 | 第47-49页 |
·开发工程因素 | 第49-50页 |
·油藏管理因素 | 第50页 |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50-54页 |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51-52页 |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52-54页 |
第五章 资源潜力评价 | 第54-58页 |
·模拟区储量动用状况 | 第54-55页 |
·模拟区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55-56页 |
·模拟区压力系统变化规律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方案建议 | 第58-65页 |
·井网形式优选 | 第58-59页 |
·井网形式优选 | 第58-59页 |
·井网密度优化 | 第59-60页 |
·井距优化 | 第60-61页 |
·根据泄油半径确定井距 | 第60-61页 |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井距 | 第61页 |
·注采压力系统优化 | 第61-65页 |
·注水井压力 | 第62-63页 |
·采油井最低流动压力 | 第63页 |
·地层压力及生产压差 | 第63-6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