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0-18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14-16页 |
(三) 研究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途径与方法 | 第16-17页 |
(四) 文章的特色和不足 | 第17-18页 |
一、政府诚信的基本理论 | 第18-26页 |
(一) 政府及政府诚信的内涵 | 第18-20页 |
1. 政府的内涵界定 | 第18-19页 |
2. 政府诚信的内涵界定 | 第19-20页 |
(二) 政府诚信的判定原则 | 第20-23页 |
1. 合法原则 | 第21页 |
2. 合理原则 | 第21页 |
3. 公正原则 | 第21-22页 |
4. 忠诚原则 | 第22页 |
5. 责任原则 | 第22-23页 |
(三) 政府诚信的主要要求 | 第23-25页 |
1. 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诚信是政府诚信的基础 | 第23页 |
2. 行政行为的诚信是政府诚信的重心 | 第23-24页 |
3. 行政程序的诚信是政府诚信的关键 | 第24页 |
4.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是政府诚信的保障 | 第24-25页 |
(四) 当前政府诚信建设的意义 | 第25-26页 |
1. 政府诚信建设的必要性 | 第25页 |
2. 政府诚信建设的迫切性 | 第25-26页 |
二、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 第26-33页 |
(一) 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失范的主要表现 | 第26-31页 |
1. 行政政策不连续 | 第26-27页 |
2. 执法方式过于简单 | 第27-28页 |
3. 政府角色缺位 | 第28-29页 |
4. 政府角色的错位 | 第29-30页 |
5.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 第30-31页 |
(二) 政府诚信失范带来的影响 | 第31-33页 |
1. 运作成本上升,降低行政实效 | 第31页 |
2. 政府权威丧失,影响政策实施 | 第31-32页 |
3. 投资环境恶化,影响市场进程 | 第32页 |
4. 法律制度不稳,破坏法治基础 | 第32页 |
5. 社会风气不良,阻碍诚信社会构建 | 第32-33页 |
三、当前政府诚信失范的原因 | 第33-38页 |
(一) 行政体制问题 | 第33-34页 |
1. 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33页 |
2. 行政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二) 诚信立法问题 | 第34-35页 |
1. 调控行政诚信的行为规则呈现多元化 | 第34-35页 |
2. 调控行政诚信的法律规范地位较低 | 第35页 |
3. 行政诚信规则尚未明确体现在行政法律中 | 第35页 |
(三) 失信赔偿问题 | 第35-36页 |
1. 行政责任不明确 | 第35-36页 |
2. 赔偿力度不够 | 第36页 |
3. 赔偿执行不力 | 第36页 |
(四) 行政文化问题 | 第36-38页 |
1. 传统行政文化当中任人唯亲的问题 | 第36-37页 |
2. 传统行政文化框架导致在行政行为当中人情作用突出 | 第37页 |
3. 传统行政文化的封闭性与排他性导致监督乏力 | 第37页 |
4. 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 | 第37-38页 |
四、当前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38-55页 |
(一) 政府角色要再定位 | 第38-40页 |
1. 有限的政府 | 第38-39页 |
2. 高效的政府 | 第39-40页 |
(二) 政府信息要公开 | 第40-43页 |
1. 进一步加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建设工作 | 第41-42页 |
2. 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在信息公开中的平台作用 | 第42页 |
3. 政府信息的公开率要更高 | 第42-43页 |
4. 创新一条基于新媒体的政务信息发布和政民互动的新渠道 | 第43页 |
(三) 政府决策机制要完善 | 第43-47页 |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决策理念 | 第44页 |
2. 决策程序不断规范,民主化更加突出 | 第44-45页 |
3. 完善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 第45页 |
4. 完善决策监督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 | 第45-46页 |
5. 完善应对危机的决策机制 | 第46-47页 |
(四) 保证政府诚信制度的供给 | 第47-50页 |
1. 建立健全诚信法律制度 | 第47-48页 |
2. 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 第48-49页 |
3. 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度 | 第49-50页 |
(五) 对政府诚信进行监督 | 第50-53页 |
1. 政府机关内部的监督 | 第50-51页 |
2. 权力机关的监督 | 第51页 |
3. 群众监督 | 第51-52页 |
4. 社会舆论监督 | 第52-53页 |
(六) 健全政府信用评价体系 | 第53-55页 |
1. 是完善信用指标构成,推进诚信政府科学评估 | 第53-54页 |
2. 通过政府信用评估,考核诚信政府建设成效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