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论文

刺五加皂苷的提取及生物转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刺五加简介第11-12页
   ·刺五加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概述及组织分布第12-16页
     ·皂苷类成分第12页
     ·黄酮第12页
     ·多糖第12-16页
     ·其它成分第16页
   ·皂苷的研究概括第16-18页
     ·五加科植物皂苷含量的组织分布第16页
     ·皂苷的理化性质、检识、组成及分类第16-18页
       ·皂苷的理化性质第16-17页
       ·皂苷的检识第17页
       ·皂苷的组成第17-18页
       ·皂苷的分类第18页
   ·刺五加皂苷的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第18-20页
     ·刺五加皂苷的理化性质第18页
     ·刺五加皂苷的药理作用第18-19页
       ·抗肿瘤作用第18-19页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9页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第19页
       ·降血糖作用第19页
     ·刺五加皂苷的应用第19-20页
   ·刺五加皂苷的提取及纯化方法第20-21页
     ·刺五加皂苷的提取方法第20-21页
       ·浸提法第20页
       ·超声提取法第20页
       ·微波提取法第20-21页
     ·刺五加皂苷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1页
       ·正丁醇萃取法第21页
       ·超滤膜法第21页
       ·大孔树脂吸附法第21页
   ·水解皂苷的产酶菌株及其特性第21-22页
   ·皂苷糖链的修饰第22-24页
     ·皂苷中的糖链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第22-23页
     ·改变皂苷糖基提高其活性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5-37页
   ·实验材料第25-27页
     ·原材料第25页
     ·实验菌种第25页
     ·实验试剂第25-26页
     ·实验设备第26-27页
   ·刺五加皂苷提取实验方法第27-30页
     ·刺五加皂苷的提取流程第27-28页
     ·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8-29页
       ·不同温度下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8页
       ·不同乙醇体积分数下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8页
       ·不同料液比下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8页
       ·不同时间下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8-29页
       ·不同洗脱液体积流量下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9页
       ·不同乙醇洗脱浓度下刺五加皂苷的提取第29页
     ·刺五加皂苷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0页
     ·颜色反应与泡沫实验第30页
       ·冰醋酸—浓硫酸第30页
       ·泡沫试验第30页
   ·菌种的培养第30-32页
     ·培养基的制备第30页
     ·接菌第30-31页
     ·菌种的斜面培养第31页
     ·菌种扩培第31页
     ·缓冲液的制备第31-32页
   ·酶液的提取及刺五加皂苷的酶解第32页
     ·酶液的提取第32页
     ·TLC分析方法第32页
     ·刺五加皂苷的酶解第32页
   ·最适酶反应条件的研究第32-34页
     ·筛选确定酶解效果较好的菌株第33页
     ·最适酶解条件的研究第33-34页
       ·最适反应时间的确定第33页
       ·最适温度的确定第33页
       ·最适底物浓度的确定第33-34页
       ·最适pH值的确定第34页
       ·正交试验第34页
   ·分离刺五加皂苷的酶解新产物第34-35页
     ·硅胶柱分离刺五加皂苷第34-35页
     ·薄层层析分离刺五加皂苷第35页
   ·刺五加皂苷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第35-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7-57页
   ·刺五加皂苷检测波长的确定第37页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的建立第37-38页
   ·颜色反应与泡沫实验第38-39页
     ·颜色反应第38页
     ·泡沫实验第38-39页
   ·刺五加皂苷提取因素结果与分析第39-42页
     ·温度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的影响第39页
     ·乙醇体积分数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的影响第39-40页
     ·料液比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的影响第40页
     ·时间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的影响第40-41页
     ·洗脱液体积流量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的影响第41页
     ·洗脱液浓度对刺五加皂苷提取的影响第41-42页
   ·TLC展开剂的选择第42页
   ·刺五加皂苷糖基水解酶的筛选第42-43页
   ·酶解反应条件的研究第43-49页
     ·黑曲霉UV-11s的最适酶解反应条件的研究第43-46页
       ·最适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3-44页
       ·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第44-45页
       ·最适底物浓度的确定第45页
       ·最适pH值的确定第45-46页
     ·米曲霉sp.39s最适酶解反应条件的研究第46-49页
       ·最适反应时间的确定第46-47页
       ·最适反应温度的确定第47-48页
       ·最适底物浓度的确定第48页
       ·最适pH的确定第48-49页
   ·正交试验第49-53页
     ·黑曲霉UV-11s正交实验第49-51页
     ·米曲霉sp.39s正交试验第51-53页
   ·刺五加皂苷酶解产物的分离第53-54页
     ·黑曲霉UV-11s对刺五加皂苷的酶解第53页
     ·刺五加皂苷的TLC分析结果第53页
     ·新产物的分离第53-54页
   ·刺五加皂苷及酶解产物的LC-MS-IT-TOF分析第54-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下一篇:中药白芍化学成分分析与制备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