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 ·评述 | 第19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22-24页 |
| 第2章 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 ·加工贸易的概念 | 第24页 |
| ·经济增长的概念 | 第24-25页 |
| ·加工贸易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 ·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与加工贸易 | 第25页 |
| ·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加工贸易 | 第25页 |
| ·跨国公司理论与加工贸易 | 第25-26页 |
| ·产品内分工理论与加工贸易 | 第26页 |
| ·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26-29页 |
| ·加工贸易—技术进步—经济增长 | 第26-27页 |
| ·加工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 | 第27页 |
| ·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 | 第27-28页 |
| ·加工贸易—国内资本存量—经济增长 | 第28页 |
| ·加工贸易—就业拉动—经济增长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上海市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 | 第30-43页 |
| ·上海经济与外贸概况 | 第30-33页 |
| ·上海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 ·上海加工贸易的发展特征 | 第34-40页 |
| ·数量状况 | 第34-35页 |
| ·加工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 | 第35-36页 |
| ·加工贸易商品结构 | 第36-38页 |
| ·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 | 第38-39页 |
| ·加工贸易的市场结构及经济区域 | 第39-40页 |
| ·上海市加工贸易案例分析—以电子信息企业为例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上海市加工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43-66页 |
| ·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一般分析 | 第43-49页 |
| ·加工贸易增值率 | 第43-45页 |
| ·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度 | 第45-47页 |
| ·加工贸易的外贸扩张效应 | 第47页 |
| ·加工贸易的创汇效应 | 第47-49页 |
| ·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 | 第49-57页 |
| ·模型基础 | 第49-51页 |
| ·计量模型构建 | 第51-52页 |
| ·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52-54页 |
| ·上海市加工贸易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 第54-55页 |
| ·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外部经济效益分析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加工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57-64页 |
| ·就业效应 | 第57-59页 |
| ·产业升级效应 | 第59-61页 |
| ·资本积累效应 | 第61-62页 |
| ·技术进步效应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5章 上海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对策 | 第66-69页 |
| ·提高引资质量,创建和完善自主创新机制 | 第66页 |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 | 第66-67页 |
| ·完善出口加工区功能 | 第67页 |
| ·发展加工贸易下游采购配送业务 | 第67-68页 |
| ·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