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氮素形态对三种专用型小麦氮效率影响机理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3页
   ·氮效率定义及其评价指标第11-13页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差异第13-14页
   ·小麦氮素吸收与氮效率第14-15页
   ·小麦氮素积累与分配及时空分布与氮效率第15-16页
   ·小麦氮素同化及其关键酶与氮效率第16-18页
     ·小麦氮素同化过程及其同化物与氮素利用第16-17页
     ·小麦氮素同化关键酶与氮素利用第17-18页
     ·小麦GS 同工酶与氮素利用第18页
   ·氮素形态与氮效率第18-19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9页
 参考文献第19-33页
第二章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第33-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试验设计第33-3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4页
     ·氮效率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第34-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1页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35-36页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品质的影响第36-38页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氮效率的影响第38-40页
     ·专用型小麦氮效率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第40-41页
   ·结语与讨论第41-44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的产量效应第41-42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的品质效应第42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氮效率的的影响第42-44页
     ·专用型小麦产量、品质与氮效率的关系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第三章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系、根际土壤氮素生理群和酶活性的影响第47-62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8页
     ·试验设计第47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47-48页
     ·数据分析第48页
   ·结果与分析第48-58页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根系特征的影响第48-50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际土壤有效氮的影响第50-52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活性的影响第52-55页
     ·不同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际土壤PH 值的影响第56-57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际土壤氮素生理群及酶活性影响的比较第57-58页
   ·结语与讨论第58-60页
     ·氮素形态与专用型小麦根系特征的关系第58页
     ·氮素形态与根际土壤有效氮的关系第58-59页
     ·根际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及酶活性第59页
     ·小麦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及酶活性差异与氮素损失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第四章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积累时空特征与转运效率的影响第62-79页
   ·材料与方法第62-63页
     ·试验设计第62页
     ·取样及测定项目第62-63页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第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75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不同器官氮含量时空分布的影响第63-72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地上部各器官氮转运效率的影响第72-74页
     ·成熟期植株与籽粒氮含量及氮积累量比较第74-75页
   ·讨论与小结第75-77页
     ·小麦地上部各器官全氮时空分布特征第75-76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专用型小麦植株及地上部各器官氮含量时空分布的差异第76页
     ·不同氮素形态及专用型小麦植株及地上部各器官氮积累量及转运效率的差异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第五章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氮素同化物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第79-101页
   ·材料与方法第79-80页
     ·试验设计第79页
     ·取样方法第79页
     ·测定项目第79-80页
   ·结果与分析第80-95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不同器官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80-87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不同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87-92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不同器官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92-95页
   ·讨论与小结第95-98页
     ·小麦植株内硝态氮、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时空分布特征第95-98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各器官硝态氮、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1页
第六章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氮同化关键酶GS 及其同工酶时空分布的影响第101-123页
   ·材料与方法第101-102页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101页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第101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01-102页
   ·结果与分析第102-117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苗期GS 及其同工酶活性的影响第102-103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花后叶片GS 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第103-108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花后茎秆GS 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第108-114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灌浆期籽粒中GS 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第114-116页
     ·相关性分析第116-117页
   ·小结与讨论第117-119页
     ·不同专用型小麦GS 及GS 同工酶的时空变化动态特征第117-118页
     ·氮素形态对不同专用型小麦GS 及GS 同工酶的影响第118-119页
     ·GS 及GS 同工酶与氮效率的关系第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123-130页
   ·结论第123-128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氮利用效率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第123-124页
     ·氮素形态对专用型小麦根系特征及根际氮素生理群和酶活性的影响第124-125页
     ·各器官氮时空分布动态及氮转运效率与氮素形态第125页
     ·专用型小麦器官内硝态氮、游离氨基酸及可溶性蛋白时空动态与氮素形态第125-127页
     ·专用型小麦氮代谢关键酶GS 与GS 同工酶时空变化与氮素形态第127-128页
   ·创新点第128-130页
ABSTRACT第130-135页
求学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沼液对草莓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植物乳杆菌乳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其异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