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市民小说论纲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6-39页 |
第一节 关于市民小说的几个概念 | 第16-26页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市民小说的两种传统 | 第26-39页 |
第二章 早期市民小说 | 第39-58页 |
第一节 近代市民阶层的形成与市民文学的出现 | 第39-44页 |
第二节 狭邪小说 | 第44-52页 |
第三节 鸳鸯蝴蝶派小说 | 第52-58页 |
第三章 现代市民小说:20至40年代的海派小说 | 第58-88页 |
第一节 20至30年代上海的市民社会与市民文化 | 第58-62页 |
第二节 海派小说 | 第62-67页 |
第三节 张资平的市民小说 | 第67-75页 |
第四节 张爱玲、苏青小说与沦陷区市民文化 | 第75-88页 |
第四章 老舍与张恨水的市民小说 | 第88-110页 |
第一节 老舍小说对北京传统市民文化的现代性反思 | 第89-100页 |
第二节 张恨水小说与传统市民文化的时代变迁 | 第100-110页 |
第五章 80年代与90年代的市民小说 | 第110-151页 |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市民文学的复兴 | 第112-118页 |
第二节 市井小说 | 第118-124页 |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与新市民小说 | 第124-133页 |
第四节 几位重要的市民小说家 | 第133-151页 |
结语 | 第151-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62-16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