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一)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一)基本框架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三)样本选择及调研说明 | 第16页 |
(四)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8-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8-22页 |
一、社会组织 | 第18-19页 |
二、社会组织能力 | 第19-21页 |
三、社会管理 | 第21页 |
四、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一、善治理论 | 第22-23页 |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23-24页 |
三、志愿失灵理论 | 第24-27页 |
第二章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7-37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必要性 | 第27-31页 |
一、弥补政府管理空白,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 第27-29页 |
二、维护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 | 第29-30页 |
三、增强公众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覆盖面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现状 | 第31-37页 |
一、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领域 | 第31-32页 |
二、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主要方式 | 第32-33页 |
三、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资金来源 | 第33-34页 |
四、黑龙江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人力资源状况 | 第34-37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50页 |
第一节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37-42页 |
一、社会组织发展不均衡,自主能力较差 | 第37-39页 |
二、社会资源动员能力较弱 | 第39-40页 |
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较低 | 第40-41页 |
四、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 | 第41-42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2-50页 |
一、社会组织自主能力不强的原因 | 第42-43页 |
二、社会资源动员能力较弱的原因 | 第43-45页 |
三、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较低的原因 | 第45-46页 |
四、社会组织公信力不足的原因 | 第46-50页 |
第四章 提升黑龙江省社会组织社会管理能力的主要路径 | 第50-73页 |
第一节 建立政社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组织自主能力 | 第50-56页 |
一、改革双重管理制度 | 第51-53页 |
二、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 第53-54页 |
三、提高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水平 | 第54-56页 |
第二节 提升社会组织自身水平,提升资源动员能力 | 第56-58页 |
一、提高社会组织社会公信力 | 第56-57页 |
二、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 | 第57页 |
三、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 第57页 |
四、制定正确的筹募策略 | 第57-58页 |
第三节 抓好人才培养与引进,增强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 第58-64页 |
一、加大社会组织人才引进力度 | 第59-60页 |
二、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训方法 | 第60-61页 |
三、加强社会组织职业化建设 | 第61-62页 |
四、营造社会组织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 第62-63页 |
五、提高志愿者管理能力 | 第63-64页 |
第四节 加强自律与他律,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 | 第64-73页 |
一、加强社会组织的自律建设,提升组织公信力 | 第65-68页 |
二、完善社会组织的他律建设,提升组织公信力 | 第68-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