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 思想政治课和谐师生关系的解读 | 第15-18页 |
(一) 思想政治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 | 第15页 |
(二) 思想政治课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15-18页 |
1、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 第16页 |
2、 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 | 第16-17页 |
3、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途径 | 第17-18页 |
二 思想政治课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8-24页 |
(一) 思想政治课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1、 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关系淡化,缺乏相互关怀和信任 | 第18页 |
2、 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 第18-19页 |
3、 教师和学生地位不平等,导致课堂沉闷学生消极 | 第19-20页 |
4、 教师忽视了课堂下的师友关系,导致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充分 | 第20页 |
(二) 思想政治课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1、 校园的德育文化和规章制度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 第20-21页 |
2、 思想政治教师的道德和专业知识的缺失影响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生成 | 第21-22页 |
3、 中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冲击日益加大 | 第22页 |
4、 转型期的社会风气整体下降对传统师生关系有消极影响 | 第22-24页 |
三 思想政治课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对策措施 | 第24-36页 |
(一) 创建良好的学校工作环境 | 第24-27页 |
1、 加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建设 | 第24-25页 |
2、 建立良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 | 第25-26页 |
3、 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减轻教师负担 | 第26页 |
4、 构建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形成的规章制度 | 第26-27页 |
(二)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27-29页 |
1、 改善社会风气 | 第27-28页 |
2、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社会形象 | 第28-29页 |
3、 实施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有利的社会政策 | 第29页 |
4、 建立有利于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政策 | 第29页 |
(三) 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第29-34页 |
1、 转变传统的学生观,树立现代的学生观 | 第29-30页 |
2、 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重视运用合作教学的方法 | 第30-31页 |
3、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色,注重课堂内师生的沟通 | 第31-32页 |
4、 教师要注重分数以外的德育性,关心学生的内在需要 | 第32页 |
5、 展现思想政治教师的特有个性,塑造完美人格 | 第32-34页 |
(四) 发挥学生自身应有的主观努力 | 第34-36页 |
1、 在思想观念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 第34页 |
2、 在行为方式上主动与思想政治课教师沟通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9-40页 |